图书前言

前言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必经之路。加强对行政诉讼理论与实务的研究,是深化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依法行政的不二选择。行政诉讼在规范权力行使、解决社会矛盾、化解利益冲突、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等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相较于民事诉讼制度和刑事诉讼制度的日趋完善,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却大为滞后,这不仅带来司法实践中行政案件数量少、撤诉率高、执行难等突出问题,还为行政诉讼法的教学活动带来巨大困扰,导致理论教学内容与司法实践的脱节。这种现状与行政诉讼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也不断提醒法学界加强行政诉讼理论与实务研究的紧迫性。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我们编写了该辅助教材。本教材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入手理解、剖析行政诉讼的各种制度,既符合法学知识的学科特点,又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法学知识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最高人民法院希望借助每年度发布指导性案例以推动法学理论研究,而诉讼法更是为服务司法实践而生。司法实务界尚且如此,法学高等教育也必须尊重法学知识注重实践的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不仅如此,案例教学对于行政诉讼制度研究意义更为重大,对现有相对薄弱的行政诉讼制度而言,继续加强理论研究固然重要,然而诉讼制度毕竟源于实践,终究仍需归于实践。行政诉讼知识的传授,不应仅满足于“灌输”,还应当时刻牢记以培养学生应用行政诉讼法律知识解决行政诉讼实际问题的能力。换言之,只有适当浸入司法实务和具体案例场景之中,行政诉讼的理论才能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因为只有将教学紧贴司法实践,学习者才能在形态各异的具体案例中准确把握行政诉讼的诸关键环节,进而在丰富多彩的司法实践中反观相关法律制度的欠缺之处,最终在众说纷纭的观点交锋中窥测行政诉讼的未来发展走向。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对行政诉讼制度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本教材是编者运用长期积累的行政诉讼法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行政诉讼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充分考虑法学本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坚持“理论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理念和诉讼法教学规律编写而成。本教材的体例和内容有如下特色。

一、突出案例教学在行政诉讼法重点、难点知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化解行政诉讼法理论和知识的抽象性,强化学生对行政诉讼法知识的总体把握,提高学生将行政诉讼法理论知识运用于司法实践的能力。

二、本书所选案例均为来自各地、各级法院的真实案例,选取案例涉及行政诉讼诸环节,而且相当一部分案例附有判决书,展现了行政诉讼的真实面貌,有助于学生形成对行政诉讼的直观认识。

前言

行政诉讼法案例研习

三、本书所涉及行政诉讼案例,虽注重结合《行政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法条内容,但不囿于现有法条内容,而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行政诉讼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现有法律为基础,从学理高度为完善行政诉讼制度提供可行思路。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其中第一、二、四、五章由李佳编写;第三、六、九章由柳砚涛、仇婷婷编写;第七、八、十章由刘雪芹编写;第十一章由王鲲编写;全书最后由仇婷婷统稿。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本科生及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研究生作为参考教材,也适合从事相关法律工作的人士参考。本书的编纂过程中,编著者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在此向有关专家致以深深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当甚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深望学界同人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