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思维计算机作为工具已深度融合到其他学科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当代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计算机学科的专门理论与独特技术及思维方式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应用与科学研究。对于本科生来说,计算机科学所蕴含的思维方式尤为引人入胜。正确理解及运用计算思维,不仅可以很好地掌握计算机技术,还可以用之在其他学科开辟新的研究方法。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的。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等学校各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基本课程,是其他计算机课程的基础。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的指导思想,结合作者多年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材建设经验和教学经验,编写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思维》一书。

本书共分为4章,从不同的层面展示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力图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对学生基本思维能力的构建,并通过拓展阅读,引导学生自学。

第1章计算机工作原理及组成,回答计算机是什么,是如何组成及如何工作的。

第2章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回答计算机怎么表示信息,完成信息到数据的转换。

第3章数据的组织与管理,回答怎么计算与如何应用,在底层描述微观数据对象的表示及操作,在顶层完成宏观数据对象的表示与应用问题的求解。

第4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回答计算机如何协同工作,联网延伸了计算能力。

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可以拓展视野,为程序设计等后续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在各自的专业课学习中能够有意识地借鉴计算机科学的理念、技术与方法,能在较高的层次上利用计算机,认识并处理计算机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本书由多年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和教材建设的教师编写。董宇欣编写第1章,郭江鸿编写第2章,郭江鸿、丛晓红编写第3章,高伟编写第4章。对吴良杰和李江华为本书作出的贡献和建议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写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201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