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序言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人才资源成为第一资源,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才工作做了16次重要讲话,他指出科教兴国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中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提出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应该要着眼队伍、环境和成果,而首要就是队伍建设,重视培养和引进杰出人才,构建一流团队。可见,人才培养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而如何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用好、用活人才成为各级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关注的重点。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战线,其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影响国家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获得可喜的成就,然而相比于欧美、日本等国的先进教育水平,发现中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高校教师管理及选聘机制不尽合理,存在“近亲繁殖”的现象;第二,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结构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第三,绩效考核方法比较单一,薪酬没有很好地以绩效考核为导向;第四,高校教师管理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不能很好地激发人才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第五,还未形成较为系统的退出机制,教师流动性较弱,“铁饭碗”的问题仍难打破,不利于人才的良性发展。

编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高校人力资源工作者十分渴望有一本既能理论结合实践,又能洞悉国内外优秀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书籍。然而,有关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书籍,要么偏重理论的罗列和案例的陈述,要么偏重程序化的工作指导手册。于是编者便开始酝酿要编写这么一本书,希望可以帮助高校管理工作者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甚至是高校管理改革方向方面受到一些启发。

一、 本书的特点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源于实践、指导实践。本书不仅融贯国内外有关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乃至高校管理的经典和先进理论的精髓,而且结合中国国情,以电子科技大学的实践探索为基础,同时调研了其他兄弟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理论联系实践,试图给出突破中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难题和瓶颈的方法,也希望能为中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和变革提供参考。

2国内外对比研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可以使中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事半功倍,少走弯路。本书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国内外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行为进行了综述和对比,有利于从中找到发展中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和思路。

3引入高校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探究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带来的管理思想的变革已渗透到各行各业。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已经在人员招聘、人才评测、离职预测、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取得诸多应用,但同时面临着信息安全和成本增加的风险与挑战。如何让中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迅速适应大数据环境,并有效利用大数据产生的空前机遇与挑战,是中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在新形势下只有不断加强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应用大数据技术来进行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本书引入高校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探究新时代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方向。

4既注重宏观研究,又探索工作的可操作性

本书从一开始就强调不仅要注重高屋建瓴,从宏观层面把握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注重方向性、战略性、系统性;而且也注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细节及现实问题,编者中有一大部分是从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践者,他们通过反复的学习和实践提出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原则、方法和操作等。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及框架结构

本书共十章。绪论部分对高校发展及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概述。论述了高等学校的起源及发展、高校的管理模式、高校管理的方法,以及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况。

第二章到第八章主要论述了高校人力资源的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高校教师的考核评估、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职员职级晋升、高校教师薪酬福利与社会保障等内容。

第九章主要讲述了新时代环境下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第十章概述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原则、要求和方法等内容。

本书由电子科技大学前人力资源部部长徐谡研究员主编,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陈莉、魏湘臣,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参与编写工作。其中徐谡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思想指导、基本方向以及框架结构,并且组织陈莉、魏湘臣撰写了第一章绪论;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张庆琳组织徐洁、李敏撰写了第二章高校人力资源规划;人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张希琳组织易国锋、易青颖、马明达撰写了第三章高校教师招募;人事劳资办公室主任张琦组织陈莉、段培俊、方进一撰写了第四章高校教师岗位聘任;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马岚组织袁俊艳、张川东、张希琳撰写了第五章高校教师培训与发展;师资办公室主任葛鹏组织陈莉、魏湘臣撰写了第六章高校教师考核评估,组织左行勇、李倩、杨韵冬、刘桥撰写了第七章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职员职级晋升;人事劳资办公室副主任杨韵冬组织杨清春、刘洁撰写了第八章高校教师薪酬福利与社会保障;原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主任邓江组织杨飞亚、张新杰撰写了第九章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原劳资科科长张和平组织鲁泽燕撰写了第十章高校人事档案管理。

最后,本书由陈莉和魏湘臣进行统筹协调,并完成统稿、修改以及编辑工作。

本书希望能够为中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和变革方向提供建设性的建议。虽然,编者在写作过程中非常谨慎,唯恐出了纰漏,但书中可能仍然有不足和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