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电影是科学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给电影艺术及画面的表现提供了无限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创意空间。这种结合就是电影特技和特效的全部内涵。

电影是声画艺术,对于观众而言则是视听艺术。电影画面是电影艺术的主体之一,而画面的最终属性是美术,电影画面也不例外。《电影艺术词典》对于电影美术专业作了如下诠释: “为影片造型进行设计和制作的美术创作。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电影艺术的片种不同,各片种的美术在影片中的位置、作用、工作量和创作特点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规律。故事片的电影美术主要任务是通过环境造型为影片提供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通过人物造型从人物外形的塑造来揭示人物的内在属性,创造典型人物的艺术形象。环境造型主要指布景和道具的设计与制作,也包括自然景的选择;人物造型主要指化装和服装。具体工作内容分为绘景、置景、道具、服装、化装、特技美术字幕等项。”这段话说明构成电影画面的视觉因素是人物及其所处的环境。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它的创作题材包罗万象,古今中外,无所不有;它所展现的情节更是细致入微,无奇不有。这就决定了与电影画面相对应的视觉艺术表现是电影人永恒的创作主题。电影画面是通过摄影机来拍摄的。但有些特殊效果画面用常规的拍摄方法是难以完成的,而必须用特殊的拍摄方法来完成。例如,已经消失了的历史环境的再现;大自然中的雷电、火山喷发、地震、山体崩塌、泥石流、雪崩、洪水、海啸、飓风等;战争影片中的爆炸场面、建筑物的摧毁、舰船的沉没、飞机的坠落;科幻片中的奇幻环境;神话片中的天宫海殿、腾云驾雾、飞天入地、人首兽身、牛头马面、虾兵蟹将;打斗片中的空中格斗、刀光剑影;特殊化装的易容、伤口、疤痕;代替真实物体的实体模型和可操作的活体模型的设计与制作;等等。这些带有人物故事情节的画面是生活中难以捕捉到的,必须用艺术手段来创作和表现,这些都属于电影特技专业的攻关课题。电影特技专业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电影画面造型创作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是电影制片单位应用技术实力的标志。

电影艺术取得电影镜头画面依靠的是三大技术系统: 一是光学和透视学系统,二是摄影机械系统,三是记录影像系统。电影诞生至今的一百多年中,前一百年一直利用具有感光性能的电影胶片来完成影像画面的记录、保存和传播。21世纪前后,先进的计算机数字技术进入电影行业,取代了电影胶片。在胶片电影时代,电影人把电影特技工艺运用到了极致。但由于电影胶片固有的技术局限性,使电影人在制作电影特技镜头画面的实践中遇到了许多创作及工艺上的困难,留下了许多遗憾。利用计算机数字技术记录、保存和传播影像是电影史上又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使电影电视行业如虎添翼,使影视特技真正走到了“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理想境界。在各种特殊效果镜头画面的造型创作中,数字技术提供了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不能”的技术保证。

中国近70年来的电影特技专业在国家的关怀和扶持下从无到有,一直在不断进步和发展。21世纪以来,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应用使电影特技专业有了质的飞跃。一些电影人在回顾电影史时提出了“传统特技”的概念,特指胶片电影时代制作电影特技镜头画面的诸多方法、工艺和技巧。其实,电影特技专业的技术原理直至今天也没有变,而科学技术的更新使得制作工艺随之进步与发展,进而拓宽了电影特技创作的想象空间。本书中对专业术语及工艺方法的诠释来自《电影艺术词典》以及历次全国电影特技工作会议所确定的标准术语规范,这些专业术语及工艺方法不仅是对胶片电影时代的总结,而且同样适用于数字电影时代。

祖绍先

201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