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人生智慧》自2010年出版后,被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等20多所大学作为EMBA或EDP教材,也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正面反应。《文汇读书周报》等多家报纸刊登了书评,还获得了大连市社会科学进步奖。该书出版至今,虽经多次印刷,但仍然脱销,这些是我始料不及的。《周易与人生智慧》让我认识了许多朋友,也被许多朋友认识。这次清华大学出版社根据广大读友的要求决定出版《周易与人生智慧(精华版)》,我真诚地感谢读者热烈而催人奋进的注视。
明朝首辅张居正对《周易》爱不释手,“座中置一帙常玩之”,并称“至圣人涉世妙用,全在此书。”《周易与人生智慧》出版后,我并没有对《周易》的研究划上句号,常常在书房中,清案孤灯,细细玩味《周易》的卦爻辞,玩味《易传》,从中得趣、得妙、得神。我对《周易》的情感太深远,一打开《周易》,我匆匆的心就在此安然着陆,并伴随着经典的韵律、节奏一起跳跃,也有了肝胆开张、血脉澎湃的生命律动……
《周易与人生智慧(精华版)》,没有改变《周易与人生智慧》原书的体例和特点,是在原有体例和特点的基础上,作了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1.对“导论”作了新的调整。第一部分是《周易》的基本内容,按照《周易》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顺序,论述了伏羲的八卦、周文王的六十四卦和孔子的《易传》的生成和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又论述了《周易》的基本范畴:象数理;《周易》的基本宗旨:天地人三才和;《周易》的基本内涵:变易、不易和简易;从而全面地展示了《周易》的基本内容。龚自珍说:“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从这部分以史带论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明白《周易》的起源、内容、重要的人物及其贡献,知道《周易》是先圣者的遗产,人类智慧史上的丰碑。第二部分是《周易》的表达形式。论述了《周易》的完整结构形式:《易经》和《易传》;变卦的各种情况:错卦、综卦和交互卦;卦象内部相关两爻之间的关系:承、乘、比、应;正中当位和《周易》中的占断辞。《周易》这一套系统的表达形式,不仅完美地表达了《周易》的独特内容,也使《周易》的主旨和义理更精湛、更博大精深。第三部分是《周易》的思维方式。思维是智慧活动的核心元素,法国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儿就说过:“意志、悟性、想象力以及感觉上的一切作用,全由思维而来。”思维是通过思维方式来实现的,思维方式是多功能的智慧酵母。《周易》的思维方式:取象思维、整体思维、模糊思维、权变思维、循环思维,是《周易》最核心、最具生命力的主成分,它不仅奠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基础,而且它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内生演化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和风貌。研究《周易》,不研究《周易》的思维方式,就会走入歧途,就会堕入旁门左道。本书在《周易》的思维方式中又增添了大量的研究内容,以帮助人们找准研究《周易》的坐标,触摸《周易》的深邃灵魂,更深广真切地认识人情物理,对周易的认知上升到更高的境界。
2.对“卦爻辞的解读”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周易》不仅有一套设计巧妙、内涵丰富、成熟完善精密的符号模拟系统,而且还有一部注解卦和爻的卦辞爻辞文字系统。卦辞是总论,阐发卦象意蕴的文字,每卦一则;爻辞是分论,阐发每爻意蕴的文字,每卦六则。卦爻辞的出现,通过注解卦爻象,提升丰富了《周易》“经”部分的哲理内涵,也使易象从单纯而隐晦的符号暗示,发展为用文字表述的、带有一定文学性的象征形象,扩大了易象的范围。但是,周文王的卦爻辞到了春秋时期,已经又过了数百年,对于孔子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古文了,所以孔子作《彖传》和《象传》等对卦辞卦象和爻辞爻象作了注解,便于当时的人们对《周易》卦爻辞的理解。然而,今天距孔子作《易传》的时间又过了两千多年,对今人来说,也是古文了,这种时间与文字的距离,妨碍初学《周易》的人对它的贴近。更加之《周易》卦爻辞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把宇宙人生特定事物的道体、哲理、物理、数理、阴阳、感应、变化、作用等信息都精确地浓缩到阴阳符号和卦爻辞上,研习《周易》的浅尝者们很难撩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也绝对不会体味到《系辞传》所言的“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那样的神奇妙谛。因此,在我的原著《周易与人生智慧》中对卦爻辞择其要者而解读的基础上,本书作了逐字逐句的全面解读,并结合简约的符号和具象的结构条文缕析,以揭示出卦爻辞背后所蕴含的易道和早已逝去的时光里留存下的黄金般智慧光芒,帮助读者轻松阅读,深入理解卦爻辞智的幽深和慧的悠长。
3.对“爻辞在人道层面的智慧”作了大量的补充。在人道智慧的解读中,我尽可能地用精练的、富有哲理的语言来阐释人生处事的真谛、智慧人生的法则。我更煮海为盐,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浩瀚文献中批经展籍,收集提炼出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谚语俗语和形象比喻。中外名人名言言简意赅,韵味隽永,寥寥数字却充满了哲理思想;谚语俗语能够用浅白的言语洞穿事中事,道破理中理;形象比喻是用浅显、具体、生动的类似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将名言、谚语俗语和形象比喻嵌入智慧的论述中,使其更加精致深邃。如此,“爻辞在人道层面的智慧”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是卓见比比,箴言处处,慧语连连,使《周易》中每一爻辞所蕴含的天人合一、道器合一的智慧,如地泉之水,悠然灵秀,直抵人的心灵。会让你在迷茫中看清目标和方向;困惑中茅塞顿开,豁然开朗;通达时戒骄戒躁,不迷失自我;在颓废中警醒自信,绝地反弹。让你平凡的人生如花,姹紫嫣红;如歌,美妙动听;如酒,芳香清醇;如诗,激情飞扬。
这里还有两点特别说明:(1)对“爻辞在人道层面的智慧”的解读,不是长篇大论,也不做论证,前后句之间也不是那种严密的逻辑衔接,而是短小精悍,解到为止;但内容却缤纷多彩,涉及成败、心态、品德、性格、选择与放弃、人际关系、顺境逆境、幸福等人生的方方面面,汇集起来就是一部囊括人类千年智慧的哲理箴言。(2)《周易》六十四卦,就是六十四个时空模式,人生越不过这六十四个时空,《周易》告诉你进入哪一个时空怎么做吉,怎么做凶,怎样趋吉避凶。因此,对“爻辞在人道层面的智慧”的解读中,因为有些爻辞的相对独立性,好像有些内容重复,但那是在不同部分时空中的同一智慧的具体运用,为了保证每一卦的完整性,这种重复是难免的,也是必要的。还有,有些智慧也是针对特定的时空条件而言的,不能脱离时空条件而做评判或曲解。
在写作《周易与人生智慧(精华版)》时,我的初衷是想在“精”字上下工夫,要对原《周易与人生智慧》一书进行删减。因为我知道,每块木头只要能去掉多余的部分,都可以雕成一尊佛。宋朝的苏轼在《与孙运勾书》中也说过“要言不烦”。但是也不知什么缘故,我写着写着就比原书又增加了数万字,也就是说,我并没有把它雕成佛,就拜托各位读者去去粗取精,雕木成佛了。
研习《周易》是一件十分艰辛的思维活动,但却有无穷妙意令人陶醉。在写作《周易与人生智慧(精华版)》时,总是有一种新的感觉伴随着艰辛的过程,就是写作中我的心底里总会透出一股甜甜的清气。我认识到世间最美好的和最具灵妙的感受,就是体味到自己的心在流甜。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智慧更是有限的,而《周易》的智慧则是无限的,绝非一个人或几个人,一个时代的人或几个时代的人能够把《周易》的智慧彻底挖掘出来。因此,《周易与人生智慧(精华版)》也不过是《周易》智慧的“冰山一角”罢了,我还要带着一颗炽热的心,在时光深处细品《周易》,对周易的智慧作进一步的诠释和弘扬。也更真诚地期待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在“周易与人生智慧”领域里去做更深入的挖掘。一缕缕春风可以润物化雨,一片片绿叶可以壮美一个季节,一朵朵浪花可以飞溅起整片海洋。我特别愿意看到,在“周易与人生智慧”的研究中,群贤毕至,春风化雨,绿叶繁茂,逐浪飞花!
我多年的故交好友,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研究所佛教文化艺术研究室主任、教授,著名画家和国学家李唐先生,精心地为本书封面创作了孔子的画像,如此增色添彩的厚情,我将永记在心!
作 者
2016年8月于“心田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