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生产方式。目前,世界上有超过30亿人在使用互联网,人们根本无法想象回到一个没有网络,不能随时随地与朋友聊天、发布动态、浏览资讯、观看视频或者在线购物的时代将会是什么样子。计算机网络是“互联网+”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培养一大批谙熟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具有综合应用和研发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互联网+”社会信息化的需要,也是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目标。
编著者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作多年,一直担任计算机网络等课程及其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包括编者所在学校在内的许多本科院校采用了谢希仁编著《计算机网络》作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材。该教材内容丰富,说理透彻。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教学中应将基础理论和实践并重,大多数院校都开出了一定的实践课时。为规范实践内容,严格实训训练,达到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目的,编者多年来一直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进行探索,研究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组织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内容,使之既能配合课堂教学,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紧跟网络技术的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教学实践中,编者一直坚持编写和完善实验指导书,并与同类兄弟院校的教师多次交流,修订完成了这本《计算机网络实践教程》。
本书内容涵盖诠释网络基本原理,组网技术,交换机、路由器进阶配置和服务器配置等几个方面的实践内容。本书以设计“基础篇→进阶篇→服务器篇”为主线,以H3C设备和Cisco设备为例,具体内容如下:
基础篇:从网络命令的使用着手,了解网络基本故障所在。组网技术主要介绍了局域网中常见的子网划分方法、双绞线的制作和网络抓包软件Wireshark的基本使用。然后进一步从H3C和Cisco设备基本操作、VLAN划分、静态路由配置、RIP路由配置、OSPF路由配置和广域网配置等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完成该篇实验后,基本上能够组建中小型局域网。
进阶篇:针对大中型局域网对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的要求,本篇重点介绍了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STP配置、端口聚合及链路冗余配置、端口安全配置、单臂路由配置、RIP和OSPF的进阶配置、访问控制列表和网络地址转换等原理和具体配置。
服务器篇:网络是基础,应用是目标。本篇以Windows Server 2008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对常见的网络应用服务器进行配置,包括DNS域名服务器、Active Directory域服务器、Web服务器、FTP服务器和DHCP服务器。这些网络应用服务仍然是网络的常见应用服务,完成该部分实验后,能够搭建基本的应用服务。
尽管编者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编写本书,但由于自身水平有限,书中仍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读者不吝批评指正,万分感谢!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有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计算机实验中心陈放老师。
感谢所有同仁和朋友对本书编写和出版所提供的意见、建议和热忱帮助。
编 者
2016年8月
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E-mail:yuxh@g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