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人力资源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组织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更是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学者在大量引进国外先进人力资源管理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编写出了大量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材。版本越来越多,篇幅越来越长,内容越来越丰富。但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每个组织都开始重新审视面对全球化的经营环境如何更加有效地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面对“走出去”跨文化环境中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挑战,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已经远远走在理论研究的前面,传统的注重理论研究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材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指导价值越来越弱。一本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材,应该是及时地更新内容、创新风格,既能寓基本原理于其中,又能紧跟时代前沿;既能紧密结合管理实践的现实,又能引爆管理思维、彰显管理个性。我们教材编写小组,结合多年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一线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经验,力求为读者编写一本体系比较完整、内容注重创新、突出应用、强化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的“应用型”教材。做到好读易教,突出“风格创新、内容创新、案例教学、突出应用”的特色。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被国内外学者和企业人士普遍认可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薪酬、劳动关系。按照认识事物的基本逻辑,学习一门新的课程需要掌握与之相关的基本概念和起源,所以我们第一章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概述。工作分析是所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基础和依据,所以我们将工作分析独立成一章。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永恒主题,是挖掘人力资源潜能的基本手段,所以我们将激励独立成一章。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是“走出去”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以案例为主,独立编写了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这一章,介绍了我国走出去企业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同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材相比,本教材具有以下特色。

  (1) 学生易于学习掌握。每个知识点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含义。

  (2) 可读性、趣味性强。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加入了知识链接、特别提示、管理案例、管理寓言等模块,每章前有案例导入,章后有阅读材料、名人名言,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更增加了趣味性。

  (3) 富有启发性。特别提示、管理寓言和最后的名人名言都在紧扣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思考。

  (4) 教师易于引导和教学。丰富的模块设计可以方便教师展开讨论,并引导学生思考。

  (5) 配套自测题。每章后面都有自测题(扫一扫二维码即可获得),覆盖该章所有的重要知识点,并附有案例讨论方便教学。特别是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一章采用“走出去”企业的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

  本书主要面对两类读者: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后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在校大学本科生;二是社会组织中,已经拥有比较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又想通过系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以提高自己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从业人员。对于在校大学生,建议从第一章起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对于组织中的从业人员,由于已经学习过相关基础知识,或者已经拥有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也可挑选部分章节学习。在本科教学中,本书可作为32~72学时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材使用,建议每章结束作适当的小结、复习和练习。编者特意为本书编写了配套的习题库,以供学员自学和巩固所学知识;并为本书设计制作了教学幻灯片,以方便教学。

  本书由上海建桥学院张润兴担任主编,负责拟定编写大纲,组织协调编写工作和教材定稿。上海建桥学院尹卫华、孙文霞、徐海霞担任副主编,协助组织编写工作。张润兴负责编写第1、2、3、4、6、8、10章;尹卫华负责编写第5章;孙文霞负责编写第7章;徐海霞负责编写第9章。张润兴负责自测题和教材内容格式的整理工作。

  本书是上海市民办高校重大内涵建设项目(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全球本土化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16-SHNGE-02NH)、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编号232004-16-82(sjpkc016002))、上海建桥学院教材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实用教程》,项目编号JQJC201708)的成果。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了很多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已在书末列出主要参考文献。此外,还参考了众多期刊、报纸、专业网站和其他资料,因篇幅所限,没有一一列出,特向有关作者表示衷心感谢!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和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不足和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