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运动的旋律与变化的世界》分“动的世界”“柔情似水”和“空

中旋律”三大篇。每一篇标题表面上看显得很专,实际上牵引出很

多其他问题,如数字7、时间、几何图形、圆周率、数学、少儿娃

娃浪、大气污染、音乐、说话的技巧、针尖效应等。用大主题关联

不同现象,用大视野看问题,正是本书的目的之一。例如,针尖效

应出现在最后的雪花问题之中,但针尖效应又对理解植物叶子为何

有的长有的短这类现象有帮助。因此表面上看很专的具体问题,往

往牵引出更具普适意义的现象。

从结构上,本书每一篇分为四大节,每一节有五个主题,每

个主题涉及的具体问题也可能包含许多相似或相关的现象。虽然各

个主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前后描述时所基于的知识有一定的关

联性,这种展现方式如同拴在抖动中的弦线上的珠子在一起舞动一

样。有的强调趣味性和知识性,有的也包含很深的逻辑推理。部分

逻辑推理虽然以启发式为主,但隐含的思维深度不一定亚于专业逻

辑。这些有深度的内容也是为了适应那些喜欢深入思考的读者。

脍炙人口的科普读物将那些出现在厚厚的专业书中的知识提炼

成人人都可以理解的内容,以现代小型读本形式出现。正是这些小

型读本,使知识得到普及、求知欲得到激发,并给不同知识结构甚

至不同行业的人群之间提供了认知世界的桥梁。

有关单一领域问题的科普读物不胜枚举,但更广义的科普读

物并不常见。许多表面上完全不同的问题,实际上具有共性。例

如,打水漂时,水漂的弹跳与冲浪运动中的腾空几乎基于同样的道

理,汉代发明的橹产生推进力的原理与现代飞机机翼产生升力的原

理是一样的。又如,汉字笔画超过7 笔后,具有相同笔画数目的汉

字数目的增加速率就下降了,11 笔左右汉字数目最大。这个11 除

以7 得到的比值,其实不局限于汉字笔画数目的增长规律,许多其

他现象都类似,比如说流行病爆发后,住院患者的数目就有类似

规律。

许多现象,无论是科学、技术、经济还是文学艺术,至少从某

种角度看,是朝着省时、省力、省料的方向发展演化,演化的结局

往往是简单、简约、简美。例如,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问题,对数目

的选择一般是在少了不够和多了难以驾驭这两种之间博弈的结果,

妥协的结果是数字“七”可能得到宠爱,如七言诗、七色光、七大

洲、七种味觉、物理学有七个基本单位、七种生命形态等。

千变万化的世界中,许多问题、现象、知识和规律,看上去像

散落的珠子。用一根弦把它们串起来,再抖动这根弦,我们就能看

到它们相互关联与共性的一面。

《运动的旋律与变化的世界》正是一种这方面的尝试,通过适

当采用直觉、类比和拟人化的手笔,给读者串联似地展示甚至解释

数百个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与现象。即使不得不借用一些

专业逻辑,也尽量将这种专业逻辑变为可以直觉关联的语言(站在

专业角度看,当然适当牺牲了一些严谨性)。正是那些相互关联且

道理相通的原则,将千变万化的运动和演化现象谱写成优美的旋

律,使表面上复杂的大自然也有简单、简约和简美的一面。

奔跑中的腿和水面波浪中的水滴运动,显得多么复杂。如果看

成同时在做倒单摆运动和弹簧运动,就很容易理解了。一种称为水

黾的小昆虫,借用腿上的小毛毛撑开水面,从而可以凌波微步和玩

蹦床运动。蒲公英举着冠毛伞留在空中,因为有了又小又多的冠毛

而能随风飘浮。都是小毛毛,前者憎水,后者恋风。鸟的翅膀横着

飞就是产生升力的机翼,竖着拍就是产生推进的螺旋桨。以这些方

式理解或关联知识和现象,正是本书的特点,期望让读者不需要掌

握专业知识就能理解。

当然,不能纯粹为了好表述就来筛选那种显得又轻松又有趣的

问题,也有一些显得很沉重和深奥的内容,如相对论效应、振动的

世界、演化的普适规律、飞机气流和发动机。比如说,飞行的秘密

专门有较为冗长的一节。站在科普一级,完全可以用有限的篇幅交

代清楚,无非就是飞机和鸟有了机翼或翅膀,由迎角和弯度产生了

上吸下举的差异性气流。然而,这部书并不是为了简单罗列知识和

堆砌原理,而是希望借此引导读者用直觉进行非专业级的理解和思

考,进而尽可能牵引出更多的常识来辅助理解和丰富知识。陈述历

史可以将本书的篇幅翻倍,然而,陈述历史不是本书要突出的风格。

对于每个问题,我们也不会采用统一的风格。比如说,开篇的打水

漂,我们一开始就点出水漂弹跳的秘密。但有的问题,包含的原理

贯穿于全文之中。

除了某些图片包含若干数学公式,本书正文主要只是文字描述

和数据。提供大量的数据信息和可帮助理解的示意图,也是本书的

一大特点。依据问题的性质,不同内容采用的语言风格可能不一样。

有的适合用拟人化语言,有的则需要显得很书面很严肃。有的问题

目前本来就不是特别清楚,反而适合用磕磕碰碰底气不足的语言。

大部分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问题包括澡盆涡、玩

具陀螺、自行车、波浪、卫星、打水漂、墨西哥人浪、肥皂泡泡、

棒棒糖、笔画、圆周率、飞机、高尔夫球、时间、高速列车、蚊子、

潮汐、雪花等。对这些知识的介绍与讨论,会关联出一些与文字、

音乐、体育、生物、气象、数学和科技等方面的常识。

用小型读本涉及较为广泛的问题,正是为了体现现象具有碎片

性而内涵具有关联性。因此,部分内容所涉猎的知识跨度、宽度或

深度,会留有余韵或瑕疵,如此可为读者自己思考腾出或打开一些

想象与思考空间。

本书是一部集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于一体的综合科普读

物。适合大中学生及以上具有各种知识结构的读者群。家长也可以

将其中一些内容剥离出来用于给少儿讲故事。

吴子牛

2017 年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