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的指导思想,计算机类课程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的全面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中承担起重要的职责,不仅要培养学生对计算环境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能力。既要根据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开设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课程,还要根据其专业的需求开设一些具有专业特色与专业结合的计算机课程,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以实践为重点,着眼信息素养培养”。
本教材将项目“校园的早晨”分为十四个工作任务完成,其中任务一是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学习Flash CS6工作界面及Flash文档创建和保存操作;任务二是学习Flash CS6绘图基本知识,并绘制第一个图形;任务三是完成项目中文本内容的创建、编辑和美化工作;任务四是制作项目所需素材元件的绘制,完成道路、桥、非洲雁、教学楼、树木、菊花、蜻蜓和蝴蝶等图形元件的绘制,并保存到库;任务五是完成羽毛字逐帧动画、阳光光晕传统补间动画、云彩变形补间形状动画效果制作;任务六是完成小草摇摆、下雨、菊花生长、蝴蝶飞、蜻蜓飞、野鸭飞、阳光照射和云彩飘动等影片剪辑元件制作;任务七是开始进入到多场景的制作,应用影片剪辑和引导动画等实现春夜喜雨、春暖花开的效果;任务八制作控制影片交互播放的按钮元件;任务九是应用引导层动画,制作太阳、野鸭、蜻蜓、蝴蝶沿设计路径移动的动态效果;任务十是应用遮罩技术实现小草发芽,菊花生长,湖水荡漾效果;任务十一是应用3D特效制作蝴蝶展翅,应用Deco工具制作闪电、藤蔓效果,应用骨骼工具制作人物行走动画;任务十二是完成ActionScript脚本语言控制气泡上浮等效果;任务十三是为动画添加音乐效果;任务十四是优化和测试,以及发布影片。这十四个任务的内容循序渐进,由易至难,环环相扣,让读者能完成一个完整项目的制作,从初学者蜕变为动画制作能手。最后,第十五章是对项目的拓展和提升,帮助读者拓宽和加深对动画制作的视野。
本教材具有鲜明的特色:
1) 本教材是完整的项目化教材,以完整案例贯穿整个教材。以动画制作的工作过程为主线,循序渐进完成一个完整的动画影片。教材中的每一个实训小项目都是最终作品的一部分,实训的进展就是作品完成的过程。
2) 本教材遵循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思维的目标,注重应用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学习动画制作的基础理论和操作知识,完成教材的学习内容,既学会了完整动画制作的基本过程,又具备了动画制作基础技能。
3) 本教材是基于校企合作的教材,面向整个工作过程,把职业需要的技能、知识、素质有机地整合到一起,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4) 本教材尊重知识的循序渐进,根据项目分析其功能,将相关知识点分解到实际项目中,注重学习任务对工作情景的引领,让读者通过对项目的分析和实现来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强调解决实际问题技能的培养。
本书由刘彩虹、唐琳主编。提供本书初稿的主要有:刘彩虹(第1~7、15章),唐琳(第8~14章)。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校企合作教材编写组的支持、帮助和指点,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校企合作教材编写组成员:李彤,邹存璐,田雨,颜冬,刘强。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者学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甚至谬误之处,恳请读者就本书中的有关内容提出批评和建议,同时要感谢出版社的编辑和老师们的大力协助。
编者
201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