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审计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完善。目前,高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实践课等形式不断翻新,为了提高学生自学、主动学习的能力,也为了使审计课堂教学更加活跃,我们在审计教学中也增加了这些新元素,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本书从以下方面体现了较为鲜明的特色。

1. 采用教学相长模式

  为了提升“教”与“学”的效果,本书采用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在章前设置了学习目标、章前引例,引起学生对内容的学习兴趣。在介绍理论知识时采用例题讲解的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章末设置课后案例,一方面对本章知识加以梳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全书的内容,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推进教学工作。

2.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本书无论是开篇的引例,还是课后的案例讨论,都是让学生从身边的故事和典型的事例入手,轻松领悟审计的相关理论。这种富有启发性和探究理论源头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审计理论及其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在系统认识审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升对审计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3. 开拓思维

  本书采用二维码的形式增添了知识链接,使教材内容得到了适当的扩展和延伸,实现了教学与应用的有机结合,从而有利于开阔学生眼界,开拓其审计思维。

  本书由陈丽燕、邢晨、赵婧宏、李春红编写,第一章、第五章、第十四章由黑龙江财经学院李春红执笔,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陈丽燕教授审校;第二章由陈丽燕教授执笔;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由黑龙江财经学院邢晨执笔,陈丽燕教授审校;第九章~第十三章由哈尔滨金融学院赵婧宏执笔,陈丽燕教授审校。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了审计学研究领域最前沿的理论和实务,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我们向参考过的文献的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对给予支持并提出许多宝贵建议的人,以及为本书出版付出热情和精力的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有限,本书难免存在一些不足,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