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11年5月28日发布的《高职高专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激发学生积极的主观体验为重点,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状况、表现特征和思想实际编写,旨在帮助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在内容安排上,精选出与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息息相关的十二个主题,既涉及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且亟待解决的人际关系、挫折应对、网络成瘾、职业选择、学习适应、婚恋与性等现实心理问题,也涉及影响大学生自身发展、创新素质和闲暇娱乐等发展性心理问题的解决。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将理论与实践铸为一体,将科学性与实用性融为一体,不但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阐述,而且借鉴了现代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不仅安排了学习心理辅导、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网络心理、职业生涯规划、挫折教育等常见内容,也安排了恋爱与性心理、生命教育等社会普遍关注的内容,从而拓展学生的心理学视野,丰富学生的心理学知识,体现了本书的与时俱进。
本书的框架设计为:学习目标、案例导入、心理讲堂、心理训练营、心理加油站、能力检测,创新地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自我认知发展结合起来,满足了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以“实用、够用”为度,淡化理论、注重实践,内容体系符合教育部的要求,更体现了大学生的需求,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和科学思维方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书由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编写,具体分工如下:梁利苹、徐颖、刘洪均负责全书的统稿、定稿工作;梁利苹、徐颖负责编写项目一、项目六;刘慧玲负责编写项目二;刘洪均负责编写项目三;莫璐萍负责编写项目四;敖玲敏负责编写项目五;梁利苹、李静负责编写项目七;吴利辉负责编写项目八;陈玉婷负责编写项目九;青秋蓉负责编写项目十;李娟负责编写项目十一;易丹负责编写项目十二。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参考、借鉴了一些同仁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在此特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且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