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高等院校计算机、机械、测控、医学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的电子类基础课程教材。众所周知,“电路理论”和“模拟电子技术”是这些学科和专业不可缺少的硬件基础课,是“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和“微机原理”等课程的先修课程。但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笔者认为无论从课时还是教学内容上,都不需要两门课程同时开设,但又不能缺少每门课程中必需的理论知识,为适应这一需求,我们编写了本书。
本书编写的原则是“基础概念清楚、必需理论完备、实用示例丰富、读者自学方便”。在编写时力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 本书突出了电路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分析方法,精简了传统电路理论中的内容,摒弃了电路分析中复杂的瞬态响应分析。
(2) 增加了半导体放大电路的分析设计实例,以缩小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努力使技术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3) 在体现内容先进性的同时,对基础理论部分适当加强。加强了对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电路模型的分析和讲解,便于学生和工程人员的自学。笔者认为,只有学好电子器件,对电子线路的理解和掌握才更容易、更深刻,今后使用工具软件设计与开发电路才能更加自如。
(4) 详略有别是本书面向素质教育在内容处理上的一种策略性尝试。书中多数内容讲解详细深入、浅显易懂,并伴有大量例题与习题; 另外,有的内容只作简单介绍甚至点到为止,有的则作为“印象知识”,这样既可以避免内容的简单重复,又可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或探求空间,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本书由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台州学院数信学院计算机系、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联合申报“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新形态教材”,由龙胜春任主编,池凯凯、吴高标、李敏、孙惠英任副主编。在编写本书时得到了浙江工业大学教科学院顾伟驷教授的鼎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欢迎读者对本书不足之处提出批评指正。
编者
201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