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 为什么要写本书
“三维建模”是高等院校动画专业或数字媒体专业中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也是游戏设计、三维动画制作行业中重要的工作岗位之一。三维建模是三维动画项目制作的基础,三维模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三维动画项目制作流程中材质贴图和角色动画这两个环节,所以三维建模至关重要,可以说三维建模是从事CG(计算机动画)行业的基石,是三维动画制作人员必须要掌握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在高等院校开设本课程要本着“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把实践环节与理论环节相结合,由易到难,深入浅出,逐步展开知识点,以掌握实用技术为原则,以提高动画专业教育为目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作者从毕业到现在一直工作在第一线,希望把多年来在三维动画项目制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技巧,以及在高等院校教学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分享给大家,将最新的三维建模技术与建模流程呈现在读者面前。希望为中国动画事业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同时希望更多的影视动画爱好者加入到CG行业中来,使国内影视动漫产业能够加速发展。
本书由作者精心编写而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读者快速、有效地掌握实用的专业技能,成为社会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作者编写本书的初衷。希望本书能给广大读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成为他们在三维制作道路上的“领路人”。
二、 内容特色
与同类书籍相比,本书具有如下特色:
1. 零基础入门
本书零基础入门,帮助毫无三维软件使用基础的读者,快速入门三维建模制作领域,在短时间内让其掌握成熟的三维制作技法。从零基础到中高级建模,制作技法讲解循序渐进,案例全部提供视频化讲解,非常适合初中级用户快速、有效、系统地学习Maya的三维建模技术。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书以提高读者三维建模技术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以培养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为目标。本书作者有十多年丰富的工作经验,案例来自实践,注重实战,教材内容突出技术应用,做到与职业标准、岗位要求的有机衔接,使教材更加实用。为了更加生动地诠释知识要点,本书案例配备了大量新颖的图片,以提升读者的兴趣,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在文字叙述上,本书摒弃了枯燥的平铺直叙,采用案例教学法与项目案例引导方式;同时,还增加了“提示”和“专业术语”板块,彰显了本书以读者为本的人性化特点。本书真正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使读者能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3. 实用技能为核心
本书案例的选取从适应当前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出发,以实用技能为核心,将建模技术的理论知识和真实企业三维建模的实践案例紧密结合;注重通过丰富的项目案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三维建模的各种知识和应用技巧; 涉及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基础建模、道具建模、场景建模、卡通角色建模、Q版角色建模、游戏角色建模。
4. 创新原则
本书及时根据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等更新编写内容,图文并茂,每章案例都配有视频,语言生动,传袭经典,突出前沿,着力打造精品,建设精品教材。本书揭秘三维建模制作流程,传授业内最新建模技术。采用了五维一体教学法中“项目实践法”的教学方式,案例新颖,读者不仅可以快速掌握一定的实战经验,而且可以快速掌握三维建模的制作技法。
章节源文件
和图片
5. 配套大量学习资源
本书提供教学大纲、PPT课件、素材文件、案例工程文件、大容量微课视频,以教材为载体,为广大读者提供课程案例全套解决方案。
注意:第一次观看视频或下载文件时,请扫描封四刮刮卡中的二维码进行注册,注册之后即可获取相关内容。
三、 结构安排
全书共分8章,主要介绍现代三维建模技术的相关知识,内容包括:第1章初识Maya 2017;第2章Maya基础入门;第3章Maya基础建模;第4章Maya道具建模;第5章Maya场景建模;第6章Maya卡通角色建模;第7章Maya Q版角色建模;第8章Maya游戏角色建模,细说“三维建模基础”、品读“典型应用实例”、精通“三维建模技术”。本书所有章节模型和工程文件均随书提供,读者可以直接调用。
四、 读者对象
在学习本书之前,请确保您的计算机已安装了三维软件Maya 2017版本,本书也适合使用Maya 2018及以上版本的读者学习,有一定软件操作基础效果会更佳。
读者在学习本书时,可以一边看书,一边观看视频教学文件,学习完每个案例后,可以在计算机上调用相关的工程文件进行实战练习。
本书读者对象为:
对角色建模技术感兴趣的读者;
游戏设计、三维建模、三维动画、影视动画、广告设计、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
相关三维建模技术人员。
五、 致谢
本书能够顺利出版首先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同时感谢我的父母、家人、领导和朋友们的支持与鼓励,特别感谢精英集团、精英教育传媒集团、河北传媒学院、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河北天明传媒有限公司、北京精英远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领导与同事们,在他们的鼓励和帮助下,使我的潜能发挥,超越自我。
再次感谢为本书校阅的徐建新老师、张贺成老师、徐建伟老师以及高子越、崔佩轩、冯海峰。
作者一直信奉古人说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地追求,相信你现在的努力和付出,未来一定会得到收获。
限于作者的水平和经验,加之时间比较仓促,疏漏或者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请发邮件至workemail6@163.com。
周京来
201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