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建立于互联网的基础之上,是互联网向物的领域的自然延伸。物联网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电子、计算机、控制、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学科专业知识。目前全国范围内有成百上千所大学已经开设或者准备开设物联网相关专业,对教材的需求数量较大。但已经面世的教材良莠不齐,或者偏重理论、缺乏应用案例,或者内容陈旧、跟不上物联网领域的最新发展,又或者对物联网的理解还停留在传感网的层面。针对这种状况,本书试图追踪物联网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方向与行业应用案例,以数据流动为主线,分感知、网络、应用三层讲述物联网的概念与体系结构。在全面详细介绍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行业应用案例以及精心设计的相关实验,以达到讲练结合、案例教学、理论与技能并重的目的。
本书主要分为五大部分,按照物联网技术架构分层详细讲述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第1部分为绪论,主要讲述物联网的起源、发展、概念、结构、支撑技术以及应用案例。
第2部分为感知层的关键技术,即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第3章传感器与无线传感网,第4章定位技术,第5章智能嵌入技术。
第3部分为网络层的关键技术,即第6章通信网络技术,第7章物联网网络服务,第8章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
第4部分为物联网应用层具体行业应用案例,即第9章物联网应用,主要介绍物联网技术在工业、农业、物流、交通、电网、环保、安防、医疗、家居、金融等领域的应用状况。
第5部分为贯穿整个物联网三个层次的安全技术,即第10章物联网安全技术,包括物联网安全架构、各层面临的安全威胁以及确保物联网安全而使用的安全关键技术。
本书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教材,力争紧跟物联网技术的前沿发展,应用大量实际工程案例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之后具备初步的实际工程应用技能。本书也可以作为高职院校、培训机构的物联网专业培训教材,另外对从事物联网、计算机网络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各章都附有习题,有些章还配有实践项目或者实验,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技术原理的理解,增强对物联网发展趋势的把握,增加实际工程应用经验。
本书由贾坤负责拟定写作大纲、组织编写、总纂和审阅定稿。具体编写分工如下:贾坤编写第1~5章、第8~10章,贾坤、黄平共同编写第7章,贾坤、肖铮共同编写第6章;张继勇提供数据存储技术一节的研究资料,曾昶畅提供实验设计方面的资料,他们也参与了本书的编写工作。在编写之初,得到东软睿道公司赵国辉老师的启发,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成都东软学院计科系宁多彪主任、陈建主任的支持与鼓励,在审稿修改的过程中编辑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与建议,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书刊与文献资料,主要参考书籍已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但疏漏在所难免,在此对参考引用的书刊文献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本人水平所限,书中若有错误或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