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教材是在李仲奎、马吉明、张明编写的高等学校教材《水力发电建筑物》的基础上,结合编者多年清华大学水利专业课《水电站》的教学实践重新编写的。编写工作得到了“清华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的资助。
从《水力发电建筑物》2007年出版至今,我国的水力发电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以三峡水电站为代表的一批水头高、容量大、技术先进的水电站陆续建成,与水电站建设相关的技术规范也有了更新。为了能够及时反映水能资源开发的新理念、工程上采用的新技术,同时为了配合教学改革,去掉过时冗长的内容和做到与时俱进,我们编写了此教材。
此次编写,在如下方面有大的变动:
一是教材体系有了大的变化。首先概述了水能利用的历史和中国水力发电的概况,从中可以了解到人类如何利用水能、世界水力发电的状况,尤为重要的是能够了解到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开始利用水能,而今中国的水力发电事业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然后介绍了水电站中的机电设备,便于学习掌握不同类型的机电设备所必有的基本知识以及水轮机调节的知识; 再然后按水流路线介绍涉及到的各类建筑物、设备、压力管道,最后介绍厂房,这样安排内容的好处是便于辨识不同建筑物(及附属设备)所处的位置,掌握其功能; 鉴于目前常规水电站多采用地下厂房,抽水蓄能电站与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新能源的结合发展很快,其厂房也多为地下厂房,故而将地下厂房与抽水蓄能电站单独辟为一章。
二是扩充了水力机械方面的内容,将原教材“水电站主要机电设备”一章,扩充为“水轮机与水泵水轮机”和“水轮机调节”两章。
教材尽量做到体系完整,为适应专业课时普遍减少的情况,对内容做了适当剪裁,做到“少而精”。书后附有主要术语的英文词,便于参阅。
本书第1、4、7、8、10章由马吉明教授编写,第2章由罗先武教授编写,第3章由罗先武教授、樊红刚副教授共同编写,第5章由马吉明教授、张明副教授共同编写,第6、9章张明副教授编写,习题由郑双凌老师编写。全书统稿工作由马吉明教授完成。
清华大学李仲奎教授审阅了全书,给出了不少指导和修改意见,特此致谢!
黄伟博士校阅了本书的第4章、第7章和第8章,特此致谢!
本教材脉络清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适合作为高等院校水利专业教材使用。本书的主要内容虽然为水利水电专业学生的必备知识,但对学科的新发展、新方向也有所反映,教师在讲授时可有所侧重,有所选择。本书对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研究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限于编者水平,其中不免有错误和不当之处,请读者随时批评指正。
作者
202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