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高等学校计算机、通信、电气、电子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包括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总线及接口芯片等内容。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总线及接口技术三大部分,各部分侧重有所不同。概括起来,由内及外可分为3个层次: CPU是核心,指令系统学习重在原理;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重点是讲清楚机器语言与体系结构的关系,并兼顾了解各级编程界面; 接口芯片学习重在应用。本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在执行程序时各个部件是如何工作的,从而培养硬件思维方式,建立起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使学生具备计算机系统应用和软硬件开发的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因此,这门课程在帮助学生建立系统观、培养硬件思维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材具有信息量大、知识点涵盖面广、硬件与软件兼顾、课程内容前后衔接紧密等特点,而且涉及较多计算机底层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到内容抽象、不好理解,学习难度大。这就需要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教学例题,帮助学生深入体会硬件工作原理,训练硬件思维方法,逐步建立对硬件的感觉。

本书主要针对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仪器类、机械类等相关专业本科生。作者在本书中融入了多年的教学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在内容选择、语言表达方面力求精练、通俗易懂,重点突出。第3版修订过程中,重新梳理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将一些知识点的顺序做了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 另外,也根据当前微型计算机、嵌入式、单片机等领域的最新发展,删除了部分过时的、没有实用价值的内容,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其中,第1~5章由牟琦编写,第6章、第8章由孙艺珍编写,第7章、第9章由桑亚群编写。

全书以培养高级工程应用人才为目标,面向多层次、多学科专业,实用性强、使用面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以丰富的实例支撑理论教学,并兼顾选材的先进性和教学对象的普适性。

(2) 坚持基本理论适度原则,立足系统、面向应用、力求精练、重点突出。

(3) 全书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课程教学目标。

除了主教材之外,我们还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授课PPT、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实验大纲、习题及答案、模拟试题及答案,以及教学进度、实验方案等。另外,清华大学出版社专门为本书建立了课程研讨QQ群(311795034),目前课程群中已经有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的教师共同分享教学心得,交流教学经验。

最后,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的大力支持,使本书第3版顺利出版,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与专家批评指正,以便在今后的修订中不断改进。

作者

201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