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序
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范本,因此教材是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而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学本科专业要培养具有会计专长,服务于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非营利组织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会计人才。作为规范教学内容的教材,必须充分体现这一培养目标的要求,力求实现会计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有机统一。然而,由于人才需求类型的日益多元化,教材建设也面临理论、方法与技能等如何有机结合的困惑,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仍存在目标定位不够清晰,理论与方法、理论与技能关系处理不恰当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以至于对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根据会计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编写更加体现培养目标要求的高质量教材是摆在会计教育界的一项重要课题。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该系列会计学系列教材,正是基于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紧密结合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最新发展编写而成的。该系列教材涵盖“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学”“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银行会计”“税务会计”“审计学”等会计类专业核心课程。该系列教材由双元教育集团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共同发起组织,由山东科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烟台大学、临沂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等与“双元教育”合作培养会计学本科生的高校教师携手合作完成。参加该系列教材编写的教师皆是长期从事会计学研究和教学的一线教师,他们对会计学科发展趋势和学术前沿具有较好的把握,尤其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熟知高等院校会计类课程的实践要求和特点。
纵观整套教材,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 体系完整,突破传统。该系列教材体系完整,内容全面,突出重点,针对性强。在编写体例上突破了传统做法,灵活、适用是该系列教材的最大特色。该系列教材在教学内容、形式、结构、表述等方面以“案例”形式编写,凸显了“应用性”,而这种“应用性”正是会计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2) 注重各科教材的统筹与协同。如何处理好各相关课程之间内容上的协调,是教材编写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难题。该系列教材对此做了良好协调与分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教材之间内容的重复,同时在教材编写体例和格式、专业用语等方面做了统一规范。这样便实现了系列教材所特有的整体协同优势。
(3) 教材使用对象定位清晰。该系列教材以会计学本科专业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为目标定位,具有教师好教、学生好学的特点,能很好地满足高等院校本科会计类专业的教学需求。在写作上,文字精练,通俗易懂,避免了空话、套话的冗长表达;在内容安排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编写体例上,针对会计学本科专业的特点,章节内容前设置有 “学习要点及目标”“核心概念”“引导案例”,章节内容后设置有“本章小结”和“自测题”等导学督学性“项目”;在阐释基本内容时,对于重要的知识点或法规,通过设置“阅读资料”的方式提示学生特别留意。通过这些做法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效率会有很大帮助。
(4) 紧扣最新会计、审计及财务法规,突出与理论发展和实践发展的良好对接。该系列教材围绕最新修订的会计、审计及财务法规和实务进展而编写,以尽量降低课本知识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程度。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个永续的过程,好的教材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环节,而一套好的教材,需要经过教学实践的反复检验和编写者的不断修改才能趋向完美。希望该系列教材的使用者对教材的完善多提宝贵意见,也希望教材的编写者能够根据使用者的意见和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及时对该系列教材予以修订完善。
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
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
山东省会计学会会长
2019年3月
前 言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竞争加剧的大形势下,企业必须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充分挖掘管理潜力,来应对新形势下各方面的压力。与此相适应,企业财务职能的转换与变革已成必然,财务应从传统“核算服务型”向“管理支持型”转变,同时,大数据与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使得管理会计的价值管理达到了更高的水平。企业应全面引入管理会计,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其运用效率。企业迫切需要具有通用能力、专业能力、业务能力的财会复合人才,肩负起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使命,解决企业在管理会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中国企业的财务管理转型和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由此对高校的财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书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在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注重案例教学;在内容组织、体系安排、体例设计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章前有引导案例,节后和章后有阅读资料,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章后辅以自测题和案例分析训练,以方便学生复习巩固。
本书共十二章,在内容体系上分为三大模块:第一至三章,讲解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基本概念知识、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等基本方法技能,为后面章节应用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第四至十章为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按照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考核评价五大基本职能顺序讲解;第十一、十二章为知识新领域,介绍作业成本会计和战略管理会计。
本书编写人员多年从事管理会计教学,并指导校企合作学生实践,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编写中力求简明、实用。
本书由孔祥玲任主编,韩传兵、张佳、焦晶任副主编。具体分工如下:第一、二、十一章由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孔祥玲编写,第三、四、七章由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韩传兵编写,第五、六、十二章由临沂大学焦晶编写,第八、九、十章由山东科技大学张佳编写。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纰漏及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