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序
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范本,因此教材是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而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学本科专业要培养具有会计专长,服务于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非营利组织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会计人才。作为规范教学内容的教材,必须充分体现这一培养目标的要求,力求实现会计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有机统一。然而,由于人才需求类型的日益多元化,教材建设也面临理论、方法与技能等如何有机结合的困惑,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仍存在目标定位不够清晰,理论与方法、理论与技能关系处理不恰当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以至于对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根据会计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编写更加体现培养目标要求的高质量教材是摆在会计教育界的一项重要课题。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会计学系列教材,正是基于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紧密结合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最新发展编写而成的。该系列教材涵盖“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学”“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银行会计”“税务会计”“审计学”等会计类专业核心课程。该系列教材由双元教育集团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共同发起组织,由山东科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烟台大学、临沂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等与“双元教育”合作培养会计学本科生的高校教师携手合作完成。参加该系列教材编写的教师皆是长期从事会计学研究和教学的一线教师,他们对会计学科发展趋势和学术前沿具有较好的把握,尤其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熟知高等院校会计类课程的实践要求和特点。
纵观整套教材,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 体系完整,突破传统。该系列教材体系完整,内容全面,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在编写体例上突破了传统做法,灵活、适用是最大特色。该系列教材在教学内容、形式、结构、表述等方面以“案例”形式编写,凸显了“应用性”,而这种“应用性”正是会计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2) 注重各科教材的统筹与协同。如何处理好各相关课程之间内容上的协调,是教材编写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难题。该系列教材对此做了良好协调与分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教材之间内容的重复,同时在编写体例和格式、专业用语等方面做了统一规范。这样便实现了系列教材所特有的整体协同优势。
(3) 教材使用对象定位清晰。该系列教材以会计学本科专业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为目标定位,具有教师易教、学生易学的特点,能很好地满足高等院校本科会计类专业的教学需求。在写作上,文字精练,通俗易懂,避免了空话、套话的冗长表达;在内容安排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编写体例上,针对会计学本科专业的特点,章节内容前设置有 “学习要点及目标”“核心概念”“引导案例”,章节内容后设置有 “自测题”等导学督学性“项目”;在阐释基本内容时,对于重要的知识点或法规,通过设置“阅读资料”的方式提示学生特别留意。通过这些做法对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会有很大帮助。
(4) 紧扣最新会计、审计及财务法规,突出与理论发展和实践发展的良好对接。该系列教材围绕最新修订的会计、审计及财务法规和实务进展编写,以尽量避免课本知识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个永续的过程,好的教材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环节,而一套好的教材,需要经过教学实践的反复检验和编写者的不断修改才能趋向完美。希望该系列教材的使用者对教材的完善多提宝贵意见,也希望教材的编写者能够根据使用者的意见和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及时予以修订完善。
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
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
山东省会计学会会长
2019年3月
前 言
作为管理实践活动,财务管理产生于企业再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企业兴衰,财务为本,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和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
企业财务管理是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书旨在全面地介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学习企业财务管理课程,学生能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认识。本书是作者在总结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在编写过程中既强调对现代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阐述,又重视财务管理的实务应用案例;既吸收借鉴现代财务管理的最新成果和国内外同类优秀教材的成熟经验,又立足于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由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李传军副教授、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李强担任主编,山东科技大学王旻、烟台大学昝新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李凤担任副主编。在主编、副主编提出编写指导思想和整体框架后,经过财务管理核心课程组各位老师的多轮讨论后,最终确定章节结构和写作风格。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相关文献,在此,对文献作者致以诚挚的感谢。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山东双元教育管理有限公司、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烟台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多位编辑老师也提供了大量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尽管本书进行了多次修改、补充,但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同行、专家与读者不吝指正。
李传军
2019年1月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