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在从事刺绣教学的十年时间里,编者学习了各种服装和刺绣历史及技艺,也购买过一些不同刺绣流派的书籍进行学习和研究。在编写这本书之前,本以为自己能够很顺利地完成编写,但真正开始工作后才发现,多年的积累和学习只是刺绣这个大门类的冰山一角。为了完成编写工作,编者特意购买了更多的新书,并再次开始了新一轮的四处学习和讨教,以及不停地走访,最终完成了编写。在这一过程中,自身也受益匪浅,将多年来未梳理的各个流派刺绣的针法进行了归纳总结,虽然在书中并未展示,但这对编写本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部分外来的刺绣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刺绣本身是一个宏大的工艺门类,书中仅仅介绍了部分用于服装上的刺绣工艺。为了丰富内容,编者在正文中加入了一些拓展内容,这些内容有些是传说、有些是实例、有些则是习俗,但都与服装、刺绣息息相关,因为刺绣本身源于生活,而其用途在不同的环境和民族文化中又是不一样的,有些刺绣必须要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下才能解释其根源和用途。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下,能慢慢静下来刺绣的人越来越少,传统刺绣呈现出越来越边缘化的发展趋势,当刺绣被作为工艺品欣赏的同时,它失去了原本的生活实用性,慢慢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随着传统文化复兴政策的推动,刺绣又被拉回到我们多彩的生活中,较为广泛地运用于服装上,这是刺绣业再次发展的重要契机。本书内容仅是刺绣门类的基础知识,只是为学习服装设计同时又爱好刺绣的人们提供一些浅显的刺绣专业知识,如有不足之处,还望见谅并不吝指正。

对于这本书的顺利编写,我要特别感谢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中国刺绣行业的同仁们,感谢恩师郝淑萍女士的支持, 另外特别感谢中国民族服饰博物馆的支持。

本书一部分图片为作者及其学生创作,另一部分图片选自公开发表的出版物、网络以及其他渠道,

由于许多作品原本并未具体注明作者和出处,故在书中难以一一标注,特此谨致谢意及歉意。原作者

见书后,可与我们或出版社联系,以便添加详细图注,并诚恳致谢合作。

编 者

2023 年4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