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辅导教程(第3版)第3版前言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距离上一次修订已有10年。这次《大纲》的修订可以说是大刀阔斧,将原《大纲》一多半的内容都进行了修改,这也直接促成了本书该版本的问世。

本书的第1版是我从2008年开始准备的,至今也有10年的时间了。这10年中,我利用它培训了两百多名学生进行多媒体应用设计师的资格考试,一边辅导,一边改进,其乐融融。另外,在本书第1版和第2版出版后,我在网上收到了很多朋友的赞誉和意见,这也给了我继续修订和改进它的动力。

1. 书中主要修改部分

本书内容完全根据2018年新出版的大纲进行编写,对第2版的修改非常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部分。

删除了原来的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2章“计算机硬件及系统组成”、第3章“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第15章“多媒体数据库及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等内容。

增加了第1章“多媒体技术基础”、第4章“移动多媒体技术基础”、第5章“多媒体信息显示、发布及搜索技术”、第6章“多媒体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第8章“多媒体应用的新技术”、第17章“多媒体应用场景的技术应用和实现示例”等内容。

其余章节也都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增加了最新的技术,删除了陈旧的技术,使得本书内容更适应时代的变化。

另外,本书删除了历年真题和解析部分,该部分内容将专门修订成书,大家可以参考作者于2018年出版的《多媒体应用设计师2010至2016年试题分类解析》。

2. 衷心感谢

本书的出版要感谢的人特别多!

首先要感谢广大读者和考生,你们是给我写作动力的人。

其次要感谢我的同事和学生,衷心感谢张辉、张祖芹、董健、贾娜等老师,他们对本书部分章节给予了指导和帮助,衷心感谢周雅娟、颜芳、王雄壮、缪佳丽等同学,他们进行了资料收集、排版和校对等工作。

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默默地支持我,给我提供了优越的后勤保证,让我安心完成了本书的编写。

另外,本书的一些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一并感谢互联网上的作者。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丁向民

盐城师范学院数字媒体技术系

2019年7月1日第2版前言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辅导教程(第3版)第2版前言

作者所在学校从2008年开始引导学生参与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的考试,作者主要负责多媒体应用设计师的辅导。由于多媒体应用设计师在该类考试中不属于热门考试科目,所以能够找到的参考资料非常少,于是作者一边搜集资料,一边撰写,进行辅导。经过4年的积累,所撰写的辅导资料具有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于是第1版面世。第1版出版后,得到了很多朋友的肯定和建议,给了我很大的动力,继续完善该书。

1. 书中主要修改部分

第2版相对第1版来说,基本内容没有变化,但几乎每章都做了修订,删除了原来晦涩难懂的部分,更多地以图或者更简单的方式来描述知识点。

主要修订部分有第1章的原码、反码、补码的表示,第2章的中央处理器CPU、内部和外部存储器,第3章的存储管理和设备管理,第4章的TCP/IP协议,第5章的DVD制作,第6章的数字音频基础、音乐合成和MIDI接口规范、声卡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变换编码、JPEG标准,第13章的视频制作。

主要增加了2013年的真题和解析。

主要删除了第11章的专业英语词汇部分。

2. 教材的使用建议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的考试上午试卷虽然题目简单,但涉及面很广,下午试卷题目变化多,并且有深度,所以考生复习起来都不容易。纵观多年的真题,在学习上给考生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的试题要求考生不仅要记住知识点,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考生在复习基础知识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弄清楚知识的本质。例如,2010年5月上午试卷的第56题目: 

 个人电脑通常支持使用32位真彩色显示模式,其中R、G、B分量各占(56)位。

A. 10、10、10B. 10、11、11C. 8、8、8D. 8、9、10

该题目答案为C,如果简单识记了答案,而不去弄明白8位是什么,则2012年5月下午试卷的题目: 

3.2.1请解释数字图像处理过程中Alpha通道的作用;

就很难解答,其实这两题都是考查Alpha通道,上午试卷考查的是考生的识记,而下午试卷则考查考生要完全搞清楚Alpha通道的作用。

2) 抓住理论原理的核心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的考试内容虽然多,但核心理论却不多。那什么是核心理论呢?所谓核心理论,就是历年几乎都作为考试重点的理论知识。主要核心理论包括流媒体、Photoshop、音频数字化、颜色模型、图像子采样、图像编码、视频会议标准、彩色电视制式等。

3) 重视历年真题的分析

真题直接反映考试的意图,是对考试大纲的外化。真题不仅对大纲规定知识进行梳理,而且还动态反映多媒体知识的最新变化。考试内容分布虽然广,但分析历年真题发现,考题的出题侧重点和出题方式一般都不会有较大变化,几乎相同的考题也经常出现。例如,2010年的37题和2011年的36题几乎为一样的题目。

 以下编码方法中,(37)不属于熵编码。(2010年)

A. 霍夫曼编码B. 算术编码C. 线性预测编码D. 香农范诺编码

 以下编码方法中,(36)属于熵编码。(2011年)

A. 霍夫曼编码    B. 小波变换编码    C. 线性预测编码    D. 行程编码

4)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考生还要注重实践。一方面多媒体应用设计师下午试卷年年都会对多媒体软件的实践内容进行考试,2010年和2011年都是对Photoshop软件的使用进行了考查,2012年对XML的操作进行了考查;另一方面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很多比较难懂的概念和原理就会变得简单,从而帮助理解。

3. 衷心感谢

衷心感谢万小霞、李树军、李艳、刘师晓等老师对本书的有关章节给予了指导和帮助,衷心感谢卢洁、刘雨菲、苏国庆等同学帮助进行了排版和校正工作。另外本书的一些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一并感谢互联网上的那些作者们!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希望发现的读者们给予批评指正。

丁向民

盐城师范学院数字媒体技术系

2016年4月第1版前言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辅导教程(第3版)第1版前言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是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中级资格认证考试之一。自从2005年开考以来,已经认证了大批多媒体方向的技术人才。根据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考试说明,通过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多媒体应用工程项目的要求,参与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规划和分析设计工作;能按照系统总体设计规格说明书,进行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制作、集成、调试与改进,并指导多媒体应用制作技术员实施多媒体应用制作;能从事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多媒体课件、商业简报、平面广告制作及其他多媒体应用领域的媒体集成及系统设计等工作;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的考试分为上午和下午两场考试,分别对应两门考试科目。上午的考试科目为“计算机与多媒体应用基础知识”,考试时间为150min,笔试,所有题目全部为选择题,一共75题,满分75分。下午的考试科目为“多媒体应用设计技术”,考试时间也为150min,也是笔试,全部为问答题,一般是4~5道题目,满分为75分。每门考试的通过线为45分(即75×60%),只有上下午的考试都通过才能拿到证书。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很多新的概念和原理不断涌现,这就要求对多媒体应用设计师的考试内容也要不断更新,于是在2009年,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心对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考试大纲做了重新修订。修订后的大纲更新了很多内容,更能反映当前对多媒体应用设计师的人才要求。

本教材根据2009年修订的考试大纲要求进行撰写。为了帮助应考考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顺利通过考试,本教材注重理论知识和例题解析相结合。本教材每章的知识体系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内容介绍;二是历年真题解析(主要针对2009年大纲修订后的2010、2011、2012年三年的真题);三是实战演练。第一部分紧扣考试大纲,再结合历年真题和当前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知识讲解。第二部分详细解析了3年的真题,帮助考生了解考试题型、考试难度和解题思路。第三部分通过模拟试题让考生进行实战,检验知识学习效果。

本教材的内容分为上篇和下篇两个部分。上篇为计算机与多媒体应用基础知识,下篇为多媒体应用设计技术。详细内容如下: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介绍计算机的概括、数字技术基础、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和数据校验码的相关知识。

第2章计算机硬件及系统组成,主要介绍计算机的体系结构、CPU工作原理、存储器系统和输入输出设备等相关知识。

第3章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主要介绍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常用软件、操作系统的原理及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等相关知识。

第4章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知识,主要介绍网络参考模型与网络协议、局域网和广域网基本概念、Internet基本概念及其应用、宽带网络及其接入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等相关知识。

第5章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主要介绍多媒体的定义和关键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结构、多媒体传输协议、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等相关知识。

第6章多媒体数据处理技术,主要介绍视频信息获取和图像文件格式的转换、音频信息获取和处理、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基础等相关知识。

第7章信息安全性知识,主要介绍信息安全性基本概念、计算机病毒防范、入侵检测与防范措施、加密解密机制与信息加密策略、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策略等相关知识。

第8章标准化知识,主要介绍标准化的基本知识、多媒体有关的技术标准和标准化机构等相关知识。

第9章信息化基本知识,主要介绍信息化基本概念、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战略、有关信息化的其他概念等相关知识。

第10章知识产权的有关法律、法规,主要介绍知识产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商标权等相关知识。

第11章专业英语,主要介绍一些专业英语的例题。

下篇主要内容如下: 

第12章多媒体应用的策划与设计主要介绍软件工程基础、多媒体应用开发各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多媒体应用设计的基本原理等相关知识。

第13章多媒体素材的制作和集成主要介绍数字音频编辑、图像处理、三维动画制作、视频制作、二维动画创作工具、多媒体著作工具等相关知识。

第14章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示例主要介绍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实现、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设计与实现、网络多媒体广告设计等相关知识。

第15章多媒体数据库及分布式多媒体系统主要介绍多媒体数据库、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交互式电视技术等相关知识。

本书由丁向民主编,并由丁向民完成统编定稿工作。参加本书的写作、整理、校对的还有张祖芹、万小霞、邱敏、华露露、潘姿梅、陆晓莹、林韩英等,在此一一表示感谢!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相关文献和资料,在此对原作者深表感谢。另外,互联网是本书的另一个重要参考资料的来源。由于网上许多资料无法找到其出处,所以书中如有内容涉及相关人士的知识产权,请给予谅解并及时与我们联系。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丁向民前言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辅导教程(第3版)第3版前言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距离上一次修订已有10年。这次《大纲》的修订可以说是大刀阔斧,将原《大纲》一多半的内容都进行了修改,这也直接促成了本书该版本的问世。

本书的第1版是我从2008年开始准备的,至今也有10年的时间了。这10年中,我利用它培训了两百多名学生进行多媒体应用设计师的资格考试,一边辅导,一边改进,其乐融融。另外,在本书第1版和第2版出版后,我在网上收到了很多朋友的赞誉和意见,这也给了我继续修订和改进它的动力。

1. 书中主要修改部分

本书内容完全根据2018年新出版的大纲进行编写,对第2版的修改非常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部分。

删除了原来的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2章“计算机硬件及系统组成”、第3章“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第15章“多媒体数据库及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等内容。

增加了第1章“多媒体技术基础”、第4章“移动多媒体技术基础”、第5章“多媒体信息显示、发布及搜索技术”、第6章“多媒体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第8章“多媒体应用的新技术”、第17章“多媒体应用场景的技术应用和实现示例”等内容。

其余章节也都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增加了最新的技术,删除了陈旧的技术,使得本书内容更适应时代的变化。

另外,本书删除了历年真题和解析部分,该部分内容将专门修订成书,大家可以参考作者于2018年出版的《多媒体应用设计师2010至2016年试题分类解析》。

2. 衷心感谢

本书的出版要感谢的人特别多!

首先要感谢广大读者和考生,你们是给我写作动力的人。

其次要感谢我的同事和学生,衷心感谢张辉、张祖芹、董健、贾娜等老师,他们对本书部分章节给予了指导和帮助,衷心感谢周雅娟、颜芳、王雄壮、缪佳丽等同学,他们进行了资料收集、排版和校对等工作。

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默默地支持我,给我提供了优越的后勤保证,让我安心完成了本书的编写。

另外,本书的一些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一并感谢互联网上的作者。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丁向民

盐城师范学院数字媒体技术系

2019年7月1日第2版前言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辅导教程(第3版)第2版前言

作者所在学校从2008年开始引导学生参与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的考试,作者主要负责多媒体应用设计师的辅导。由于多媒体应用设计师在该类考试中不属于热门考试科目,所以能够找到的参考资料非常少,于是作者一边搜集资料,一边撰写,进行辅导。经过4年的积累,所撰写的辅导资料具有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于是第1版面世。第1版出版后,得到了很多朋友的肯定和建议,给了我很大的动力,继续完善该书。

1. 书中主要修改部分

第2版相对第1版来说,基本内容没有变化,但几乎每章都做了修订,删除了原来晦涩难懂的部分,更多地以图或者更简单的方式来描述知识点。

主要修订部分有第1章的原码、反码、补码的表示,第2章的中央处理器CPU、内部和外部存储器,第3章的存储管理和设备管理,第4章的TCP/IP协议,第5章的DVD制作,第6章的数字音频基础、音乐合成和MIDI接口规范、声卡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变换编码、JPEG标准,第13章的视频制作。

主要增加了2013年的真题和解析。

主要删除了第11章的专业英语词汇部分。

2. 教材的使用建议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的考试上午试卷虽然题目简单,但涉及面很广,下午试卷题目变化多,并且有深度,所以考生复习起来都不容易。纵观多年的真题,在学习上给考生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的试题要求考生不仅要记住知识点,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考生在复习基础知识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弄清楚知识的本质。例如,2010年5月上午试卷的第56题目: 

 个人电脑通常支持使用32位真彩色显示模式,其中R、G、B分量各占(56)位。

A. 10、10、10B. 10、11、11C. 8、8、8D. 8、9、10

该题目答案为C,如果简单识记了答案,而不去弄明白8位是什么,则2012年5月下午试卷的题目: 

3.2.1请解释数字图像处理过程中Alpha通道的作用;

就很难解答,其实这两题都是考查Alpha通道,上午试卷考查的是考生的识记,而下午试卷则考查考生要完全搞清楚Alpha通道的作用。

2) 抓住理论原理的核心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的考试内容虽然多,但核心理论却不多。那什么是核心理论呢?所谓核心理论,就是历年几乎都作为考试重点的理论知识。主要核心理论包括流媒体、Photoshop、音频数字化、颜色模型、图像子采样、图像编码、视频会议标准、彩色电视制式等。

3) 重视历年真题的分析

真题直接反映考试的意图,是对考试大纲的外化。真题不仅对大纲规定知识进行梳理,而且还动态反映多媒体知识的最新变化。考试内容分布虽然广,但分析历年真题发现,考题的出题侧重点和出题方式一般都不会有较大变化,几乎相同的考题也经常出现。例如,2010年的37题和2011年的36题几乎为一样的题目。

 以下编码方法中,(37)不属于熵编码。(2010年)

A. 霍夫曼编码B. 算术编码C. 线性预测编码D. 香农范诺编码

 以下编码方法中,(36)属于熵编码。(2011年)

A. 霍夫曼编码    B. 小波变换编码    C. 线性预测编码    D. 行程编码

4)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考生还要注重实践。一方面多媒体应用设计师下午试卷年年都会对多媒体软件的实践内容进行考试,2010年和2011年都是对Photoshop软件的使用进行了考查,2012年对XML的操作进行了考查;另一方面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很多比较难懂的概念和原理就会变得简单,从而帮助理解。

3. 衷心感谢

衷心感谢万小霞、李树军、李艳、刘师晓等老师对本书的有关章节给予了指导和帮助,衷心感谢卢洁、刘雨菲、苏国庆等同学帮助进行了排版和校正工作。另外本书的一些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一并感谢互联网上的那些作者们!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希望发现的读者们给予批评指正。

丁向民

盐城师范学院数字媒体技术系

2016年4月第1版前言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辅导教程(第3版)第1版前言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是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中级资格认证考试之一。自从2005年开考以来,已经认证了大批多媒体方向的技术人才。根据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考试说明,通过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多媒体应用工程项目的要求,参与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规划和分析设计工作;能按照系统总体设计规格说明书,进行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制作、集成、调试与改进,并指导多媒体应用制作技术员实施多媒体应用制作;能从事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多媒体课件、商业简报、平面广告制作及其他多媒体应用领域的媒体集成及系统设计等工作;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的考试分为上午和下午两场考试,分别对应两门考试科目。上午的考试科目为“计算机与多媒体应用基础知识”,考试时间为150min,笔试,所有题目全部为选择题,一共75题,满分75分。下午的考试科目为“多媒体应用设计技术”,考试时间也为150min,也是笔试,全部为问答题,一般是4~5道题目,满分为75分。每门考试的通过线为45分(即75×60%),只有上下午的考试都通过才能拿到证书。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很多新的概念和原理不断涌现,这就要求对多媒体应用设计师的考试内容也要不断更新,于是在2009年,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心对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考试大纲做了重新修订。修订后的大纲更新了很多内容,更能反映当前对多媒体应用设计师的人才要求。

本教材根据2009年修订的考试大纲要求进行撰写。为了帮助应考考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顺利通过考试,本教材注重理论知识和例题解析相结合。本教材每章的知识体系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内容介绍;二是历年真题解析(主要针对2009年大纲修订后的2010、2011、2012年三年的真题);三是实战演练。第一部分紧扣考试大纲,再结合历年真题和当前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知识讲解。第二部分详细解析了3年的真题,帮助考生了解考试题型、考试难度和解题思路。第三部分通过模拟试题让考生进行实战,检验知识学习效果。

本教材的内容分为上篇和下篇两个部分。上篇为计算机与多媒体应用基础知识,下篇为多媒体应用设计技术。详细内容如下: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介绍计算机的概括、数字技术基础、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和数据校验码的相关知识。

第2章计算机硬件及系统组成,主要介绍计算机的体系结构、CPU工作原理、存储器系统和输入输出设备等相关知识。

第3章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主要介绍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常用软件、操作系统的原理及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等相关知识。

第4章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知识,主要介绍网络参考模型与网络协议、局域网和广域网基本概念、Internet基本概念及其应用、宽带网络及其接入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等相关知识。

第5章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主要介绍多媒体的定义和关键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结构、多媒体传输协议、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等相关知识。

第6章多媒体数据处理技术,主要介绍视频信息获取和图像文件格式的转换、音频信息获取和处理、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基础等相关知识。

第7章信息安全性知识,主要介绍信息安全性基本概念、计算机病毒防范、入侵检测与防范措施、加密解密机制与信息加密策略、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策略等相关知识。

第8章标准化知识,主要介绍标准化的基本知识、多媒体有关的技术标准和标准化机构等相关知识。

第9章信息化基本知识,主要介绍信息化基本概念、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战略、有关信息化的其他概念等相关知识。

第10章知识产权的有关法律、法规,主要介绍知识产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商标权等相关知识。

第11章专业英语,主要介绍一些专业英语的例题。

下篇主要内容如下: 

第12章多媒体应用的策划与设计主要介绍软件工程基础、多媒体应用开发各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多媒体应用设计的基本原理等相关知识。

第13章多媒体素材的制作和集成主要介绍数字音频编辑、图像处理、三维动画制作、视频制作、二维动画创作工具、多媒体著作工具等相关知识。

第14章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示例主要介绍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实现、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设计与实现、网络多媒体广告设计等相关知识。

第15章多媒体数据库及分布式多媒体系统主要介绍多媒体数据库、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交互式电视技术等相关知识。

本书由丁向民主编,并由丁向民完成统编定稿工作。参加本书的写作、整理、校对的还有张祖芹、万小霞、邱敏、华露露、潘姿梅、陆晓莹、林韩英等,在此一一表示感谢!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相关文献和资料,在此对原作者深表感谢。另外,互联网是本书的另一个重要参考资料的来源。由于网上许多资料无法找到其出处,所以书中如有内容涉及相关人士的知识产权,请给予谅解并及时与我们联系。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丁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