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本书是丛书“案例式少儿编程100课”的第三册,第三册包括中级35课案例。每一课的案例均贯穿了STEAM教育理念,并采用适合实现STEAM教育理念的PBL教学法进行讲解。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式。案例均来自于现实生活,或是一个故事,或是一个动画,或是一个游戏,体现了STEAM教育的特征。本书中的每一个案例将编程教育分别与相应的科学、技术、艺术等知识相结合,实现了寓教于乐和多学科融合。

由于每一课的教学步骤和操作方法讲解详细,所以本书既适合老师教学,也适合家长陪伴孩子自学。本书可以作为中小学、教培机构的教材,也适合老师、家长、学生自学和参考。

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图形化编程教育,并采用PBL教学法进行讲解,是我们的一次探索和实践,在学习的过程中,请老师、家长和学生注意以下事项。

(一)书中关于STEAM元素和PBL教学方法,仅仅是抛砖引玉,读者特别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发挥补充,因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

(二)关于课时和分组,也仅仅是建议,需要根据不同学校的体制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三)丛书“案例式少儿编程100课”包括四册:《Scratch3.0编程基础及指令详解》《Scratch3.0案例式少儿编程初级35课》《Scratch3.0案例式少儿编程中级35课》《Scratch3.0案例式少儿编程高级30课》。本书可以结合第一册使用,也可以独立使用。

(四)由于每个学校或机构安排的课时有所不同,所以,既可以全部学完中级35课,也可以根据实际和学生爱好选择学习其中的若干课。

(五)本书所有案例程序都不是标准答案。程序是非常灵活的,为达到一个目的或效果,程序的设计是千变万化的,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和实现路径。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多学习探索程序实现的多种路径。希望学生多实践、多总结、举一反三,逐步达到得心应手和灵活运用。

(六)好的程序除了程序执行的正确性外,还要求程序是高效简洁的、容易理解的。容易理解的程序会给自己和别人在调试程序和今后修改程序时带来极大的方便,而简洁的程序会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并有助于阅读程序。

(七)绝对完美的程序基本上是没有的,如同我们写一篇作文,可以反复修改完善、精益求精。另外,我们作品的创意更是可以在程序的设计过程中,逐步求精、趋于完美。因为只有在实际的程序设计中,你才会发现问题,才会有更多更好的创意。

(八)本书中级35课从第1课~第35课安排顺序,不能完全表示其难易程度,请读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的顺序。但第1课中,讲解了系统整体的操作方法,为不重复,后续各课没有出现。

(九)本书第1课比较详细,为节省篇幅,后面的叙述与第1课相同的部分省略。本书的素材:图片和音乐文件请扫描封底的二维码。

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图形化编程教育,并采用PBL教学法进行讲解,是我们的一次探索,错误和不足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未来学习将与STEAM跨学科教育高度融合。我们期望与大家一起,共同探索实践,为教育创新开辟更加宽广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