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版 前 言
物流行业是一个理论知识与技术、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行业,而技术和硬件的水平主要体现在不同种类的物流设施与设备上。物流作业的整个过程必须通过相应的设备来完成,没有设施与设备可以说就没有高效的物流系统。因此,对于物流专业的学生来说,对设施与设备的熟悉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学习“物流设施与设备”这门课程。
本书的第1版是在2012年8月出版的,时至今日已经8年多了。一方面,物流行业在这几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设施与设备也在不断地升级换代,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另一方面,第1版书中的很多数据、图表已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所以,在第1版的基础上,结合物流行业近况,对本书进行改版。
本书主要介绍了物流运输设备与应用、仓储设备与应用、装卸搬运设备与应用、集装箱装卸搬运设备与运用、流通加工设备与应用、物流信息技术装备等不同领域的物流作业设施与设备。同时,为了更好地介绍各种设备,本书增加了大量的实物图片和视频,将视频资料通过二维码的方式加载到书本中,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观看设备的视频资料,直观生动,通俗易懂。另外,本书还增加了很多知识拓展,力求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全新思维方式;加入了连续输送设备的内容,添加了课堂思考,并对全书具有时效性的数据进行了更新。总之,本书把学习目标定位在对设备基本了解和实际应用上,使读者能够通过对设备的认知来解决实际工作问题,体现出设备是工具的特性。
近年来,电商物流、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第四方物流等物流业态在我国快速发展,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现代化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越来越趋于大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可见,对于物流专业的学生来说,对设备的熟悉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物流设施的规划和布局、物流设备的选择和合理配置都直接影响着物流功能的实现,并影响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因此,正确理解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各类设备的概念、分类、特点和用途,正确使用和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是对每一个从事物流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
本书由蒋亮任主编并最终定稿。其中第一章、第二章、第五章由天津科技大学蒋亮老师编写,第三章由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李庆斌老师编写,第四章、第六章由天津科技大学王志山老师编写,第七章由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白晓光老师编写。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审阅了全部文稿,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在此谨致谢意。
本课程建议采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通过展现图片、视频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每种设施与设备,另外还可以配合相关的实训课程来进行设备的实际操作,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经过本书编写团队再一次分工协作和不断修改完善,加之清华大学出版社科学、严谨的工作流程和对教材内容的严格要求,保证了本书的质量。由于作者水平与行业研究程度的局限,本书疏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第1版前言
物流行业是一个理论知识与技术、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行业,而技术和硬件的水平主要体现在不同种类的物流设施与设备上。物流作业的整个过程必须通过相应的设备来完成,没有设施与设备可以说就没有高效的物流系统。因此,对于物流专业的学生来说,对设施与设备的熟悉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学习“物流设施与设备”这门课程。
本书介绍了物流运输设备与应用、仓储设备与应用、装卸搬运设备与应用、集装箱装卸搬运设备与运用、流通加工设备与应用、物流信息技术装备等不同领域的物流作业设施与设备。考虑到物流设施与设备学习起来比较枯燥、难懂,本书采用了大量图片来直观地介绍各种设备,还提供了相关的知识拓展、复习思考题,力求做到通俗易懂,把学习目标定位在对设备的应用上,使读者能够通过对设备的基本了解来解决实际工作问题,体现出设备是工具的特点。
近年来,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第三方物流等行业在我国蓬勃兴起并快速发展,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现代化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越来越趋于大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可见,对于物流专业来说,对设备的熟悉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物流设施的布局和水平、物流设备的选择和合理配置都直接影响着物流功能的实现,并影响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因此,正确理解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各类设备的概念、分类、特点和用途,正确使用和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是对每一个从事物流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
本书由蒋亮任主编并最终定稿。其中第一章、第五章由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蒋亮编写,第二章由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赵彦玮编写,第三章由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李庆斌编写,第四章、第六章由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王志山编写,第七章由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李颖编写。王志山老师审阅了全部文稿,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在此谨致谢意。
本课程建议采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通过展现图片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每种设施与设备,另外还可以配合相关的实训课程来进行设备的实际操作,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经过本书编写团队的分工协作和不断修改完善,加之出版社科学、严谨的工作流程和对教材内容的严格要求,保证了本书的质量。由于作者水平与行业研究程度的局限,本书疏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