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也是主干核心课程之一,同时更是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国家级考试的重点考查内容。本书认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思想,以 0~7 岁儿童,特别是 3~6 岁幼儿为研究对象,旨在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运用学前教育学以及学前心理学的理论、原则来研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过程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也为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考取奠定理论基础,积累实践经验。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是幼儿教师的从业许可证。该许可制度的全面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幼儿教师的从业门槛和基本素养,对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往往被提升到与学历证和学位证同样的高度。考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最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帮助学生 顺利考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也成为课程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因此,在确保学生获得学历证和学位证的课堂教学基础上,兼顾考证指导的“课证融合”教育模式备受关注。学生通过考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实践能力,达到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的协调发展,实现产教融合。 

“课证融合”是指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涵盖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将该专业的职业资格标准融入高职学历教育要求,根据能力、知识和素质要求,进行课程的整合,使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与职业考证的内容、要求和时间相一致,培养出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近年来“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备受关注,本书正是在“课证融合”的基础上,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与指导”课程改革为切入点进行编写的。 

本书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紧扣《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不仅系统地呈现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与指导应知应会的内容与基本方法,还梳理了本门课程在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要求和要点,既能满足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要求,又能满足学生考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需要,融“研、教、学、做、产”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前瞻性、科学性、实操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本书是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9 年度课题《“全面二孩”政策下广西幼儿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编号:2019A038)、2018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管理体系建构研究》(18YJC880151)和2020 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岗位群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前教育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研究》(GXGZJG2020A032)部分研究成果的体现,它反映了课题组成员在实践研究中的“实践—研究—反思—实践—研究—实践”的经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本书的编写人员既是长期从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又是参与编写正式出版的全国教师资格证书考试通用教材的专家,并熟悉全国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各 项工作,具有丰富的指导经验。本书由滕忠萍、陈金菊和胡慧睿拟定编写框架并撰写提纲,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由陈金菊编写;第四章和第五章由胡慧睿编写;第六章和第七章由滕忠萍编写;最后由滕忠萍统稿并定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不少研究成果以及大量文献资料,谨向有关专家和学者 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本书还有诸多不足之处,恳请社会各界人士、同行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在修订时完善。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