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外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面临的形势和时代特征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经济与全球治理结构正处于变革期,各国的外贸政策处于深度调整期;从国内来看,中国已经进入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长正在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同时也是我国比较优势转换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期。在此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转型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和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意味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决策。“国际贸易”作为财经类专业的主要课程,如何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如何重新评估课程地位、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加强职业和技能导向,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重要且迫切的使命。

本书贯彻了地方院校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关于“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精神,结合地方高等院校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等,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和有益尝试。本书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在结构安排上,突出国际贸易案例的运用和技能的训练。本书在结构上除了安排必要的基础理论之外,更注重将学生导入技能训练之中。在基本理论之后,每篇均安排专门章节,对本篇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练习和模拟训练,以强化学生对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政策的理解与运用。

(2)在内容安排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书吸收了近年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内容和教学中的新成果,充分考虑和突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在编写方法上,注意点拨启发。本书在专题技能训练章节,注意运用提示,启发学生立体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归纳和分类,提高其灵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教学方法上,本书以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为支撑,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并辅以个人展示、小组讨论、分组演练、专题讲座等多种课题组织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全新的突破。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国际贸易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资料使用。

本书的编著得到了北华大学、渤海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相关兄弟院校和同行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有关学者的著作和研究成果,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同时,由于本书编写历时较长,数据一直在不断更新之中,对于一些可能遗漏的学者、编者一并感谢。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使本书得到不断完善。

编者

2020年7月于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