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由书名可知,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那么什么是新媒体产品?其实,我们每天都在与新媒体产品打交道,最常见的就是手机上的 App。不是吗?当你肚子饿了,打开“饿了么”“美团”之类的外卖 App,就可享受美食;当你开车上路,打开“高德”“百度”等地图 App,它就可以引导你到达目的地。
除了手机 App 这类新媒体产品,我们每天还会接触一类新媒体产品,那就是媒体上由 新闻事实加工而成的文章和音频、视频作品所形成的信息内容新媒体产品,如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创意互动类获奖作品《一张照片背后的这七年》就是用 H5 的形式,结合 40 张照片、12 个故事、1 个短视频,展现了湖南湘西十八洞村十几位普通村民 7 年的生活变迁。本教材将信息内容新媒体产品定义为“以信息的形式提供的、满足人们个性化智能交互传播需要的数字信息产品”。
然而,新媒体产品又不只局限于信息内容新媒体产品。信息内容新媒体产品是广义的新媒体产品的一种。本教材所说的广义的新媒体产品,包括信息内容新媒体产品和信息载体新媒体产品。而狭义的新媒体产品,仅指信息载体新媒体产品。需要指出的是,在教育部于 2018 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规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需开设“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融合新闻作品创作”等信息内容新媒体产品相关课程,为了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本教材将重点放在狭义的新媒体产品—信息载体新媒体产品之上,本教材所讲的新媒体产品设计和项目管理仅指狭义的新媒体产品。
如今的新媒体内容,无论是秉承传统的图片、文字,还是如日中天的视频、音频,抑或是时尚的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它们的载体从物质形式来说已经从原来的电视、报刊之类的传统载体迁移到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音箱、智能服装、智能家电、智能汽车之类的新的传播载体;再往后看,即便是我们现在以为的新的物质载体形式也会在不久的将来被另一些新的物质载体取代,从清华大学数字学生“华智冰”到清博元宇宙平台虚拟数字人“女娲”、从固态硬盘数字载体到 DNA 物质数字存储……我们看到了信息载体的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奇妙前景:从以物作为载体到以人作为载体、从以实体作为载体到以虚体作为载体。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以虚体作为载体的新媒体产品亦即软件新媒体产品。以信息的形式存在的传播信息的载体是新媒体的一种,“是寄生在某一硬件物质载体上的软件程序信息,这些程序信息又作为载体,承载传送新闻、电子商务、行业知识、人际交流等各种信息”①,这是笔者在《智能时代新媒体概论》中首次提出的新的观点。本教材延续了这一观点,将以信息的形式存在的传播信息的载体形成的新媒体产品称为软件新媒体产品,这也是本教材与其他教材的不同之处。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从 QQ 到微信、从快手到抖音……各种拥有不同用途的软件充斥在手机、平板、电脑之类的终端硬件设备上。用户所需要的信息内容并不会简单地在物质载体的单一层面上呈现,它们必须借助一定的软件才能获取。用户千差万别的个性化需求形成了功能特异、种类繁多的软件,使它们形成了一种庞大的新媒体产品类型。它们与硬件产品联合起共同完成新媒体内容的传播使命。
可见,连接不仅是互联网的基因,也是未来社会的“骨髓”。软件与硬件相连、人与物相连、物与物相连、物理世界与虚拟元宇宙相连!
如今,我们已经站在 2023 年的大地上,更多想象得出的或者难以想象的载体或许即将问世,谁也不知道会孕育出什么新媒体产品。作为一个有志于从事新媒体事业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或者作为开发新媒体产品的企业、个人,怎样才能抓住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赋能为新媒体产品带来的机遇,设计、制作出更多、更好的硬件新媒体或软件新媒体产品呢?本人及本教材的编纂者们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才打造了这本具有创意的《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教材。
基于我们的努力,本教材形成了如下特色。
其一,范畴明确。从词汇学的角度来看,“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是一个偏正短语,至少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以“新媒体”作为偏的部分、以“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作为正的部分,那么本教材的内容就应当包括“新媒体产品设计”和“新媒体项目管理”;第二种是以“新媒体产品”作为偏的部分、以“设计与项目管理”作为正的部分,则本教材的内容应该包括“新媒体产品设计”和“新媒体产品项目管理”。两种解释都包含了“新媒体产品设计”,而“新媒体项目管理”和“新媒体产品项目管理”这两项内容是不同的,新媒体项目是大的范畴,虽然它包含了新媒体产品项目,但其他新媒体项目不是本课程应当讲授的内容。因此,本教材内容围绕“新媒体产品项目”这一中心,讲授新媒体产品设计、制作、运营和迭代各环节管理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其二,突出硬件。本教材独树一帜,提出了硬件新媒体产品的概念,将这一类型纳入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的研究范畴。综观对新媒体产品外延的界定,学者们大多持两种观点:“第一种认为新媒体产品就是在新媒体上承载的内容,也就是人们每天都能接触到并消费的内容产品,如微信公众号推文、抖音上的短视频等;另一种则认为新媒体产品指的是设计制作的新媒体本身,即平时所说的技术服务类产品,如新兴操作系统、媒体采编播云平台系统等”,也可称为“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的向市场提供,能引起人们注意、获取、使用或消费并能满足使用者欲望或需求的无形载体。”①本教材提出了广义的新媒体产品的概念,即“能满足人们个性化智能交互传播需要的数字信息产品”,它包含了上述两种观点的新媒体产品外延,即新媒体内容产品和软件新媒体产品。与上述两种观点中仅提到“无形载体”不同,本教材将有形的信息载体产品称作硬件新媒体产品,这一观点在众多书籍资料中并未查到先例。进一步说,之所以将硬件新媒体产品纳入本教材的内容体系,是为了适应如今新媒体时代产品软、硬融合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万物互联、万物皆媒,一个泛媒体的时代正信步进来。可以预见,VR眼镜、智能手环、智能冰箱、智能汽车、智能皮肤等众多的传播信息的物质载体有望成为新的硬件新媒体产品进入人类的生活,因此,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的新媒体人才绝对不能只是写文章、拍视频方面的高手,更应当是能够开发和掌握硬件新媒体产品的行家。
其三,凸显智媒。近几年来,我国媒体融合在政策的牵引力、技术的推动力和资金的驱动力“三驾马车”的合力之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正在实现由全媒体、融媒体向智媒体的转型升级。新媒体产品的发展方向毫无疑问将是智能新媒体产品。无论是硬件新媒体产品还是软件新媒体产品,智能化都是其设计与开发需要考虑的必选项。因而,本教材在讲述新媒体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相关章节时,重点突出智能新媒体产品的内容,以便适应新媒体产品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尽管如此,本教材也有一些力不能及的地方。一方面,由于“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是一门新设课程,对它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教材也难以一蹴而就、臻于佳境;另一方面,本教材是团队协作的成果,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协同调整,然而在内容把握和行文风格上难免存在差异,读者在阅读体验上可能无法一以贯之。这些不足之处有待大方之家和广大读者指正,以便再版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本教材由程栋设计体例结构和大纲,并对全书进行修改和统稿。本书具体编写分工如下:西京学院的程栋编写第一章,西京学院的余君编写第二章、第七章和第九章,绥化学院的陈兵枝编写第三章,西京学院的尹晓雪编写第四章和第六章,西京学院的余馨编写第五章,西京学院的谢芮编写第八章和第十章。在此,我感谢同人们,有了他们的合作,有了他们的构思谋篇,有了他们的字斟句酌,有了他们的辛苦劳动,才能使得本书完稿付梓,与读者见面。
此外,我还要感谢著名新闻传播学、媒介经济学专家喻国明教授惠赐序言,为本教材平添光彩;感谢新媒体行业产品专家贾明华、刘飞给本书的指点;感谢西京学院传媒学院院长张西静副教授、副院长邓海生教授和网络与新媒体教研室主任沈忠杰副教授,他们为本教材学院项目确立、团队组建和内容撰写等工作多次研究部署,运筹帷幄,给本书的出版提供了精神上和组织上的保障。
总之,在同人的共同努力下,在众多朋友的帮助下,这本《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教材带着我们的热切期望捧送到了您的面前,捧送到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以及其他新媒体产品开发者们的面前!但愿我们的努力为您在开发新媒体产品时提供一些帮助,但愿我们的努力为繁荣中国的新媒体产品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程 栋
2023 年 5 月 9 日于西京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