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科学传播是传统科普的飞跃,是一个比传统科普更包容、更广泛的
概念。当前,科学传播已经发展成为科学领域和社会领域一个重要的
分支,成为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基本途径之一。科学
传播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事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开展工作。为
加强科学传播人才队伍建设,2019 年北京市率先启动了科学传播专业
职称的评定工作,随后天津、浙江也积极推进,有力拓展了科学传播
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通道,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学传播事业的
发展。
为了促进大家对科学传播的理解,本书第一部分对科学传播的概念、
历史变迁、传播模式和价值及当前新媒体科学传播的特点和形式进行了
系统阐述。为了解决大家在科学传播实践中的实际困难,本书具体介绍
了文字传播、音频传播、视频传播的各种新媒体科学传播形式,当前影
响比较大的科学传播主体以及科学传播精品案例,并从案例中总结、提
炼了能够推广的通用经验。
科学课程是科学传播的主要载体和途径,科学课程的开发是科学传
播的前提和基础。本书第二部分对科学课程的概念、内涵及世界科学课
程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科学课程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科学课
VIII 课程开发与科学传播
程开发的七个原则。然后遴选了家庭科学课程、科技馆科学课程、学校科学课程的部
分精品案例,认真分析、提炼了科学课程开发的通用方法和路径,以提升大家的科学
课程开发能力,解决当前科学课程资源性短缺和结构性短缺的问题。
本书旨在帮助广大中小学科学教师、科技教师、通用技术教师、信息技术教师、
人工智能教师、学科教师及家长提高科学课程的开发、实施和科学传播能力。本书的
最后部分对科学传播和科学课程的开发、实施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本书的主审专家都在科学传播与课程开发研究方面有较高的造诣,使本书能够对
标国际水平,展示科技前沿。本书的编者是北京市重点中学的科学、信息技术、通用
技术、人工智能及各学科的骨干教师,长期处在科学教育的第一线,具有丰富的实践
经验。本书以注重实用为原则,侧重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提炼。本书的案例都来自编者
的科学教育实践,十分鲜活、新颖,并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易于操作。本书的论述
语言符合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学习特点,易于他们理解和接受。
本书的编写与出版,旨在全面提升一线科学工作者科学传播、自主开发科学课程
和开展创新科学教学的能力,为中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
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若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编委会
2020 年12 月
本书勘误及
教学资源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