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计算机科学导论》根据2009年10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出版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简称白皮书)、结合高校计算机学科特点和作者多年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编写而成。《计算机科学导论》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知识的兴趣,凸显计算机学科的工程实践性与逻辑思维创新。
针对上述认知,结合教学实际,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我们编写了《计算机科学导论》这本教材,以期对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有所帮助。
《计算机科学导论》围绕计算机学科的定义、特点、基本问题、学科方法论、历史渊源、发展变化、知识组织结构与分类体系、发展潮流与未来发展方向、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素养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而又深入浅出的论述,全面阐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学生需要了解、认识的计算机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及相关职业要求。
《计算机科学导论》主要围绕以下两点组织教学内容。
(1) 彰显中国元素。《计算机科学导论》既对象形记数、算筹等古人智慧进行了梳理,同时又对物联网、移动通信、激光打印中的中国技术与标准进行了总结,中国元素贯穿全文。
(2) 强调思维创新。《计算机科学导论》主要面向大学一年级新生。当前大学生在初高中甚至小学阶段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信息素养,文字录入、网络浏览,甚至简单的程序开发已初步掌握,而对计算机、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学科的整体发展缺乏宏观规划。针对这一点,《计算机科学导论》在编写过程中,侧重于专业知识的逻辑关系描述,尽量简化相关专业概念的复杂性分析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科学导论》由河南师范大学王川策划,王川、范黎林担任主编,内容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编写完成。《计算机科学导论》共分为8章,其中第1章由王川编写,第2、3章由范黎林编写,第4章由段德全编写,第5章由刘栋编写,第6章由袁培燕编写,第7章由毛文涛编写,第8章由孙滨编写。全书由王川统稿审定。
《计算机科学导论》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河南省教师教育改革研究项目、河南省虚拟仿真项目、河南师范大学出版基金的资助,在此一并向有关部门、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及时修正。
《计算机科学导论》提供教学课件、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和习题参考答案,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教学课件 教学大纲 教案 习题参考答案
编 者
202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