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自教育部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 

)》(教师〔2011〕6号)以来 

,实践取向的教师教

育课程改革渐获教育界共识 

,聚焦师范生专业实践素养涵育成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关键

目标。2021年,教育部颁布了《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 

(试行 

)》,该标准进

一步强化了 

“教学实践 

”这一职业能力。另外 

,随着我国中小学教师入职选拔机制的规范与

完善 

,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与地方各级各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成为广泛使用的社会

化选拔形式。教师入职 

“双考 

”从操作层面凸显了师范生专业实践素养发展的重要性。毋庸

置疑 

,专业实训是涵育师范生专业实践素养的关键环节与现实路径 

,本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

上满足了小学数学教师职前培养的需要。

本书充分贯彻教师教育 

“实践取向 

”育人理念 

,致力于构建新师范教育背景下的专业实

训体系。全书包括上下两篇 

:上篇是专业实训理论 

,重点阐述师范生专业实训的内涵与价

值、困境与对策 

,以及专业实训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旨在期望授课教师充分认识师范生专业

实训的价值并积极探索专业实训的可操作路径 

;下篇是专业实训指导 

,以《义务教育数学课

程标准 

(2022年版 

)》(以下简称《课标 

(2022年版 

)》)为依据 

,参照现行国内主要版本小学数

学教科书 

,指向师范生专业实践素养发展 

,分成基本技能实训、教材分析实训、教学设计实

训、模拟课堂实训、校内外实训、教育教学论文写作六个层层递进的实训模块。在编写思路

上,根据章节特点灵活呈现实训内容 

,并适当辅以专题实训微课、小学教学微课、文献自助阅

读等数字化学习资源。

本书主要突出以下三个特点。􀀊

(1)突出操作性。以案例为载体 

,引领学生经历专业实践素养生成过程。实训案例目

标明确、易教便学 

,实训过程鼓励创新、展示个性 

,实训作业任务具体、易训便测。例如 

,教学

设计实训案例根植小学一线课堂 

,通过有说服力的成熟案例言传身教 

,包括案例背景、实训

目标、案例赏析、反思迁移等环节 

,力求引领受训学生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2)彰显时代性。当前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正处于新旧方案过渡阶段。《课标 

(2022年

版)》已经推出 

,如何把新课标的前瞻理念融合于现行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实际上是困惑当

前一线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本书力求在新课标背景下解读旧教材 

,如教材分析实训 

,注重

在解读现行教材基础上顺应新课标理念 

,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时代教育元素 

,提升认识层级。􀀊

(3)注重实用性。首先 

,本书内容包括实训理论与实训指导 

,从而可使教材对实训教师

有用 

,也对受训学生有益 

;其次 

,本书不仅是师范生专业实训的致用教材 

,也是有志于从事小

学数学教师职业的其他读者自主实训的实用读本 

;再次 

,依托本书编者主持的 

2022年职业

教育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及江苏高校小学数学教师教育课程群 

“双元

Ⅱ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实训

协同 

”优秀教学团队 

,追求理论高度、实践厚度、目标向度 

,不仅可满足专科师范生的专业实

训需要 

,也是提升本科师范生专业实践素养的良好实训读本。

本书案例中注明的小学教材 

,参考的是 

2015年6月第 

2版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以及 

2022年12月第 

2版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

本书主编于国海负责全书的策划与构思 

,副主编曹军负责二维码案例等素材遴选并编

写录制课程教学视频 

,副主编周根龙负责后期教材审校统稿。本书具体编写分工如下 

:于国

海(第一、二、六章 

,第四章第一至三节 

),赵玉梅 

(第三章 

),曹军 

(第四章第四、五节 

),沈红霞、

于国海 

(第五章 

),吉智深 

(第七章 

),周根龙 

(第八章 

)。

本书编者从教材构思到项目实施反复磋商研讨 

,从素材优选到行文表达仔细斟酌推敲 

,

力求达成编写预期目标。在编写过程中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持人、江苏省

职业教育 

“十四五 

”规划教材《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主编孙国春教授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具体指

导;首批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许卫兵老师、全国优秀教师冯桂群老师 

,以及

陆玉辉、夏延春、瞿燕、徐玲玲、陆乐、顾卫、韩晨晨、吴中杰、穆春凝、陈胜南、吴荣荣、陈亦陶

等许多小学一线教师提供了一系列增色添彩的优秀案例 

;江苏省特级教师冯桂群工作室、南

通市中青年名师任卫兵工作室提供了大量精彩实训素材 

,在此不一一列举 

,谨代表编写团队

表示衷心的感谢 

!尽管我们非常专心、反复研讨、数易其稿 

,但书中难免存在疏漏或不足之

处。同时 

,本书的编写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 

,虽然行文审慎有加 

,但也难免存在表述不妥之

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3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