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word序言
之所以编写此书,是因为国有广告公司的设计工作让作者直接面对企业、面对客户进行有的放矢的设计工作;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学工作又让作者直接把企业实践得来的宝贵经验融入教学当中。理论联系实际,今天想来这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呀!编写这本书的勇气全部来源于此!
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为了充实内容,作者查找了许多优秀的包装设计方面资料,并从中获得了许多非常理想的信息资料。遗憾的是,有些信息资料的出处无法考证,故此在书中无法标注信息资料的出处或作者的姓名,在此特别向这些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还翻阅了不少前辈、同行的书籍和文章,从中获得诸多启发,也获取了不少有用的信息。比如,孙诚主编的《纸包装结构设计(第三版)》;金银河主编的《包装印刷》;卡尔弗编著、吴雪杉译的《什么是包装设计?》;加文·安布罗斯、保罗·哈里斯编著的《创造品牌的包装设计》;莎拉·罗纳凯莉、坎迪斯·埃利科特著,刘鹂、庄崴译的《包装设计法则(创意包装设计的100条原理)》;谢大康编著的《产品模型制作》;江湘芸等编著的《产品模型制作》;郝晓秀主编的《包装概论》;蔡惠平主编的《包装概论》;邓向荣等编著的《理性走向市场:21世纪市场营销理论的革命》;邓明新编著的《体验营销技能案例训练手册》;企业国际化管理研究课题组著的《中小企业营销国际化管理模式》等。在此向这些优秀著作的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学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包装设计更应该如此。本书的编写注重设计的目的性,一项包装设计的实用性当然第一,但是它的科学性、艺术性同样不可忽视,只有三个特性合一,设计才能通往目的地。
本书的编写素材主要来源于工作实践,有很强的说服力,会给读者提供一条捷径,让读者在包装设计工作中避开无谓的弯路,较为顺畅地达到设计目的。
Preface前言
包装设计是一门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美学知识,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更好地保护商品,并促进商品的销售而开设的专业学科,其内容主要包括包装形态设计、包装结构设计以及包装装潢设计。
包装设计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设计课程,突出“实”和“新”。在教学中,应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将包装设计的实用性、科学性、艺术性、商业性的特点紧密结合,理解包装设计在新时期的应用,结合包装设计软件的操作,注重设计的时效性,挖掘新思路,开创新技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和建立包装设计的基本观念,增强包装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本书从现代设计教育的理念出发,立足学以致用,借鉴了一些出色的包装设计作品,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精彩的设计案例,对包装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技巧等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普及与提高兼顾;着重于引导学生建立严谨的设计观念,明确包装设计与艺术创作的区别,摒弃盲目化、概念化和唯美主义化的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市场观念,加深他们对包装视觉语言的认识,拓展他们的包装设计思维;使其掌握包装设计的规律与方法,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逐渐提高包装设计的能力。
本书在内容安排上力图突出四个特点:一是突出包装设计的全面性、系统性;二是结合先进的包装设计理念和优秀的实例,体现现代包装设计发展的新趋势;三是强调包装设计的实用性;四是体现包装设计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位置。
本书由王胤老师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一些国内外专家的研究成果及包装实例,并选取了部分设计精品,但部分引用作品因难以查明出处而未能予以标注,在此谨向各位作者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现代包装设计理论与方法涉及的内容广泛,且发展迅速,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