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日渐成熟,特别是处理器和传感器性能的提高与成本的减少,使民用无人机的研发与生产门槛极大降低,无人机在农业、警巡、测绘、航拍、减灾等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为众多传统行业工作方式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同时,无人机行业高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干扰正常航运、侵犯个人隐私、造成意外伤害等。
为避免公众安全受到无人机飞行的影响,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随着科技的进步、无人机飞行安全技术的更新迭代随时进行修改和调整,以此来适应无人机行业的发展需要。在无人机操控工作中,除了严格遵循法律法规作业外,还需要加强无人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通过树立安全意识,严密组织、精心准备、周密安排、细心实施,保证飞行安全。编者旨在通过本书内容,带领学习者从航空基本概念开始,学习飞行安全相关理论和方法,了解影响无人机飞行安全的气象环境和电磁环境知识,掌握民航及无人机飞行相关规定,为培养安全意识,保障无人机飞行安全打下基础。
本书主要包括七章内容,第一章介绍航空基本概念以及民用无人机的典型应用; 第二章介绍飞行安全基本知识,包括影响民用无人机飞行安全的因素、飞行安全的基本理论以及三种飞行安全管理方法; 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介绍气象环境和电磁环境对无人机飞行安全的影响; 第五章以无人机飞行手册为抓手,介绍无人机飞行的正常操控程序、应急操控程序、飞行性能与限制、重量、配平、载荷清单以及运行、保养和维护等知识; 第六章飞行器活动的管理组织,介绍了国际民用航空的组织体系和中国飞行组织体系; 第七章介绍了民用航空法、我国的航空法规文件体系以及我国现行无人机专题规定。另外本书还摘录了部分管理法规原文,供学习者参考阅读。
本书由史彦斌、朱熙担任主编,管祥民、何桢担任副主编。本书适用于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职业院校教学使用,也可供使用无人机开展农林喷洒、地理测绘、航空测绘、航拍摄影、防灾减灾、气象探测等作业的人员参考使用。
由于无人机的发展日新月异,其行业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影响飞行安全的人—机—环境因素众多,本书内容难以做到周全。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若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教学课件
编者
202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