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国际金融的研究对象是国与国之间的货币金融关系,其探索的内容包括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汇率变动问题、资本流动问题等。国际金融的理论与实务是动态发展的,是一门理论性和实务性均较强的课程。近年来,我国一直面临持续的国际收支差额、外汇储备的变动、人民币汇率变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同时,国际金融领域的新问题层出不穷。《国际金融(第六版)(微课版)》编写过程中整合了截至2022年《国际金融(第六版)(微课版)》出版前国际金融领域新涌现的相关知识和最新数据资料。
《国际金融(第六版)(微课版)》的学术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探索更为清晰合理的逻辑结构,即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外汇交易实务、外汇风险管理—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体系—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组织,环环相扣,体系合理。
(2) 探讨应用型本科以及教学型本科教材理论与实务结合的尺度,即国际金融理论讲述的程度深浅、与实务恰当结合等问题。
《国际金融(第六版)(微课版)》的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合理调整国际金融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国际金融(第六版)(微课版)》把很多应用型本科教学中很少用到而现有教材中占很大篇幅的西方国际收支理论、一些模型推导等删去,主要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对国际金融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2) 国际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和实务兼顾。因为对于金融学专业以外的经济及管理类专业来讲,并没有国际金融的后续课即外汇实务课,因此,在课程体系里,《国际金融(第六版)(微课版)》加入了实际操作的基本业务。
(3) 通过案例和习题调动学生开展参与性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
本教材适合高等院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使用,也可以用作财经类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及金融从业人员的培训辅导教材。教师可根据教学对象和授课学时不同,灵活选择相关内容进行重点学习。
《国际金融(第六版)(微课版)》既忠实于第五版教材的基本内容,又不拘泥于原教材,更加注重借鉴和吸收国际金融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知识,更换了大量案例、专栏、图表和数据等。
《国际金融(第六版)(微课版)》由王晓光教授任主编,崔宏伟、钱娜、丑晓玲、刘辰、李阳、徐晶任副主编。全书共计十章,由王晓光总体策划,编写人员及其分工如下:王晓光编写第一章、第二章和各章习题及答案,崔宏伟编写第三章,徐晶编写第四章,朱笑闻编写第五章,钱娜编写第六章和第七章,丑晓玲编写第八章,刘辰编写第九章,李阳编写第十章,耿飞菲编写各章案例。全书最后由王晓光教授总纂。
《国际金融(第六版)(微课版)》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很多同类教材、著作和期刊等,限于篇幅,恕不一一列出,特此说明并致谢。
由于受资料、编者水平及其他条件限制,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恳请同行专家及读者指正。我们的邮箱是992116@qq.com,电话是010-62796045。
《国际金融(第六版)(微课版)》配套的电子课件、习题和答案、模拟试题和答案、案例素材可以到http://www.tupwk. com.cn/downpage网站下载,也可扫描下方左侧的二维码获取,教学视频通过扫描下方右侧二维码即可观看。
配套资源,扫描下载 扫一扫,看视频
编 者
202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