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小学生怎样学习编程会更加科学、更加有效?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

题。我想,或许我们可以借鉴、参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习

以内加减法时,一天一个课时,要学一个

月。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习圆的认识及周长与面积计算时,一天一个课

时,也要学三个星期。“慢节奏”是小学生学习的一个特点。因此,小学生

在学习编程时,也要“慢”。老师、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小学生学习

编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速成,不可急躁。只有“慢”下来,才能给小

学生更多的时间去体验、去经历、去理解一个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学习,

因为理解而亲切,现在的“慢”是为了以后的“快”。

又如,小学生学习“数”时一般是这样安排的:为了解决“数数”这个

实际问题,先学习一位整数,然后,为了解决其他实际问题,再学习两位整

数以及小数、分数..而不是一开始就学习“有理数分为整数、分数”这样

概念化、抽象的知识。基于“问题解决”(不是基于知识)也是小学生学习

的一个特点。因此,小学生在学习编程时,也要基于“问题解决”。从适当

的问题出发,通过创设具有吸引力、趣味性的情境,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引

出新知识,适可而止,不求概念化,逐步系统化。同时,要用合适的方法求

解,程序中采用的算法不一定是最好的、最优的,但一定要是基于小学生认

知水平的、可理解的、可行的算法。

基于以上认识,针对小学生信息学奥赛复赛编写了本书,是对《小学生

C+

趣味编程》一书的补充和深入。本书编排了13 

课内容、21天的模拟训

Xcyzw.indd 3 

2021.11.11 4:30:43 PM 

小学生C++趣味编程训练营

IV 

练以及

套模拟卷,以每天一课或每天一练的形式呈现,体现了“慢节奏”

和“基于问题求解”的理念。

本书想搭建一座“桥”,一座让孩子走进编程的“桥”。通过“填一

填”“说一说”“编一编”“评一评”等环节,让孩子学会转换,把实际问题

转换成可以用计算机解决的算法问题,把算法问题转换成编程语言问题,使

孩子能用一个个语句实现自己的想法,进而慢慢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本书编写的目的是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每天学习编程。这个

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坚持,坚持学习,坚持编程,每天花十分钟做一道

题,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终有一天孩子们会变得非常优

秀、非常强大。

本书想给孩子一颗“心”,一颗充满自信的“我能行”的心。本书选

取的都是适合小学生的、容易理解的、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问题,挑战性

适当,经过努力就可以解决,让孩子体验到“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

乐趣。

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与训练,能有效地帮助小学生全面、细致地

思考问题,提高编程的准确性,增强程序查错、调试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算

法或运用编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感谢浙江师范大学熊继平、金华市婺城区教研室郑理新、金华市

第五中学陈洪祺、金华市青春中学陈旭平、金华市职业技术学院刘日仙、金

华市东苑小学黄菁等老师,感谢他们为本书提出了许多真诚而有益的建议。

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或错误之处,欢迎批评、指

正,更希望读者对本书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便修订再版时改进。

潘洪波

2021 年6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