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移动通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轮高科技的快速发展,汽车这一延续百余年的机电产品正发生从内到外的系统变革。作为“智能化革命”和“物联网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和映射,“智能”、“网联”不但赋予了汽车作为运载工具产品的新结构、新形态和新功能,同时也赋予了其移动数据终端和智能生活空间的新价值、新内容、新生态,而智能网联汽车正是集成了两者的技术成果,由传统汽车全面转型升级而形成的新一代汽车。

作为一种新概念运载工具平台和跨领域技术交叉融合应用的集成体,智能网联汽车支撑了未来汽车技术与产业的创新发展。但也正因为其和传统汽车相比具有全方位“新”的特性,目前我国不但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存在巨大的科技人才缺口,同时也因其与传统汽车教学内容的差异巨大而使得目前高等院校汽车相关专业普遍缺乏智能网联汽车教材,导致人才培养滞后于技术及产业发展需求。本书的编写尝试从支撑专业教学课程建设的角度填补这一人才培养领域的空白。

本书共分为6章,内容主要包括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技术体系等,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概念及发展背景、硬件架构、环境感知与理解、地图与定位、决策与控制、测试与评价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阐述。每章末尾配有练习题以便于读者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同时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拓宽视野。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李克强、王建强、许庆负责全书的统筹、编写工作,以下师生参与了各章节的编写、讨论和校订: 徐少兵、蔡孟池、丁峰、刘科、林学武、刘凯琪、崔明阳、郭宇昂、李帅、陈超义、高铭、潘济安、吴浩然、石佳、杨路、刘巧斌、李颖、崔曜东、熊辉、涂茂然、黄荷叶、邹翀昊、董江红、田洪清、徐明畅、于杰、王越、王嘉伟、杨奕彬、王裕宁、刘艺璁、杨纯颖、陈明、吉鑫钰、曹森、高博麟、朱世豪、郑凯元、聂士达、曹东璞、许焱、谢杉杉、范丽丽。

本书既强调基础理论方法,又力求体现新知识、新技术; 不仅聚焦于智能网联汽车本身,也对与其紧密相关的交叉领域做了介绍,通过基本概念与应用举例相结合的形式,使得读者能熟悉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知识,并掌握从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和学术研究的基本技能; 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汽车类、交通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的参考读物,还可作为汽车技术培训的参考书。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