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21世纪,什么技术将影响人类的生活?什么产业将决定国家的发展?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是首选的答案。高等学校学生是国家的后备力量,国家教育部门计划在高等学校中开展政府和企业信息技术与软件工程教育。经过多所院校的实践,信息技术与软件工程教育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共性问题,最突出的是教材问题。

从近几年信息技术与软件工程教育来看,许多任课教师提出目前的教材不适合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3方面: 第一,来自信息技术与软件工程专业的术语很多,没有这些知识背景的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第二,教材中的实例比较匮乏,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差太远,致使案例可参考性差;第三,教材缺乏具体的课程实践指导和真实项目。因此,针对高等学校“信息技术与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特点与需求,编写适用的规范化教材已刻不容缓。

本书就是针对以上问题编写的。本书将大量应用场景和实例,与人工智能的原理和技术相融合,使读者能够既概略又具体地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人工智能概述、计算智能、机器学习、视觉感知、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处理、知识认知与推理、机器人、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人脸识别的应用、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无人驾驶的应用。

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1) 重实际应用。作者多年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体会是“IT是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理论虽然重要,但一定要为实践服务,通过实践带动理论的学习是最好、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作者希望读者通过本书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和技术体系有整体了解,消除对人工智能理论的神秘感,能够根据本书的体系循序渐进地动手做出自己的真实应用。

(2) 重理论要点。本书着重介绍人工智能的原理和技术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融会贯通,而不是面面俱到、缺乏重点。读者首先把握人工智能的概貌,然后深入局部细节,最后掌握行业应用,既有整体框架,又有重点理论和技术。一书在手,思路清晰,项目无忧!〖2〗为了便于教学,本书配有教学课件,读者可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网站下载。

本书第一作者梁立新的工作单位为深圳技术大学,本书得到深圳技术大学的大力支持和教材出版资助。除封面署名者以外,牛悦萌、江旖旎、罗维伊、叶涌才、曾宪昕、刘锦润等参与了本书编写工作。

限于作者的水平,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梁立新202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