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本书根据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本着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内容以适量、实用为度,注重理论知识的运用,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书力求叙述简练,概念清晰,通俗易懂,便于自学,是一本体系创新、深浅适度、重在应用、着重能力培养的应用型教材。

我国已经基本确定数字经济发展方向,数字化转型成为主航道,如何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成为目前的主要问题之一。数字孪生是负责物理世界和数字空间交互的技术,能够实现空间上的突破。数字孪生自2010年由NASA正式提出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成为近几年智能领域的代表技术之一。在工业生产领域,以西门子公司、特斯拉公司、ANSYS公司、通用电气公司为首的全球知名企业开展了智慧工厂的建设,开辟了工业4.0的序幕。在智慧城市领域,目前国内外各大城市都在做数字孪生相关建设。贵阳、浙江、深圳等城市纷纷采用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理念和模式,制定城市设计和规划,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在商业宣传领域,海尔推出了全新的线上线下交易平台,通过数字孪生实现门店数据可视化,实现核心指标的挖掘分析。除此之外,数字孪生在其他领域也大放光彩,如个性化医疗、智慧物流、智慧农业等新兴技术,在数字孪生的帮助下也迅速发展。数字孪生的一大优势就是能结合多个领域,协同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改变各个产业链的布局,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随着数字孪生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将逐渐成为国内产业信息化下一阶段的主要攻坚技术之一,这就要求进一步增添完善数字孪生教学体系,加速培养新一代技术相关人才,助力国家信息产业建设。

本书由10章组成。第1~3章介绍了数字孪生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发展历史; 说明了数字孪生的应用领域,使读者对数字孪生这一技术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介绍了数字孪生与物联网技术之间的关联,两者如何共同发展和结合,以及未来如何发展。第4~8章对数字孪生这一技术在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进行具体讲解。在理论层面,以模型的视角介绍了数字孪生包含哪些关键技术以及如何在复杂系统中进行数字孪生的管理; 在应用层面,为了更加贴近实际应用项目,邀请国内外学者介绍了如何在实际场景中应用数字孪生,包含数字孪生在流程工业、智能电网、智慧农业的应用,并介绍了当前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展望。第9、10章是对数字孪生技术目前的热度分析和未来发展。通过对社交媒体的分析,得到数字孪生的热门应用领域,并以其他行业为基础,构建了一种成熟度模型来评价数字孪生系统,最后为探索数字孪生这一技术的未来发展,对最近热门的元宇宙这一概念进行了探讨。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数字媒体、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及自学考试用教材,还可作为数字孪生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第1~3章由吕智涵和郭金康编写,第4章由塞尔吉·P.科瓦廖夫编写,第5章由弗拉基米尔·什韦坚科、瓦莱里娅·什韦坚科、安德烈·莫佐欣和奥列格·谢科奇欣编写,第6章由塞波·谢拉编写,第7章由德克·韦斯特曼、宋鑫亚和蔡慧编写,第8章由赵宇航和姜柘宇编写,第9章由吉姆·谢布梅尔和亚什旺·马莱亚编写,第10章由乔亮、李玉玺、解树轩、刘筱成、边增旭和刘玉奇编写,埃琳娜·费斯曼、于增臣、马润禾负责排版、校对与润色,全书由吕智涵担任主编,完成全书的修改及统稿。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吕智涵

202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