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质量管理是管理科学中发展最迅速、实践最广泛的学科之一,它通过不断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丰硕成果。时至今日,质量管理涉及的内容已经十分丰富。比如,从将现代管理思想和数理统计等数学方法成功地用于质量控制,到以传统的质量控制为主向更注重质量改进的“稳健设计理论”,以及“6?管理理论”的提出;从以狭义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为控制对象,到更注重过程质量、工作质量为管理对象的ISO 9000标准、顾客满意度理论的提出;从纯技术的符合性质量观到追求顾客满意的适用性质量观、再到追求相关方满意的卓越绩效模式的提出等。这些理论的发展反映了质量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体现这些变化以及当今社会对质量管理知识的新需求,我们组织该领域的专家、学者编写了这本质量管理理论与实务。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在指导思想上力求继承质量管理学科的传统性。同时,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又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1) 先进性:本书紧密结合质量管理的发展动态,吸纳质量管理最新理论,使一些章节体现质量管理的学科前沿。

  (2) 新颖性:本书所采用的抽样检验标准和ISO 9000标准均为国内外的现行有效版本,有关章节是按照ISO 9000标准的最新版加以阐述。

  (3) 实践性:本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每一章都精心安排了具有针对性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来演示理论付诸实践的应用过程。这也是当下同类质量管理教材中少有的、能够体现本书特色之处。

  (4) 逻辑性:本书的理论体系构架体现了质量管理知识模块的逻辑关系。

  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从事质量管理教学、科研与实践的成果与经验,作者在广泛参阅了国内外质量管理最新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编著而成。

  本书由白宝光与苏红梅共同担任主编,并提出编写总体思路和编写大纲。参加各章编写的人员有:白宝光教授/博士(第一章、第四章、第五章)、苏红梅副教授/博士(第二章、第九章)、赵云辉教授/博士和白宝光教授/博士(第三章、第六章)、温慧君副教授/博士(第七章)、张剑副教授/博士(第八章)、张哲副教授/博士和白宝光教授/博士(第十章)。最后由白宝光与苏红梅对全书进行通稿、定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与质量管理相关的大量著作与教材,在案例编写时广泛参阅了中国知网的硕士与博士学位论文,引用了部分研究成果,在此,向原作者深表谢意。但是,难免挂一漏万,可能存在部分参考资料没能列入参考文献中,因此,我们向所有参考资料的作者再次表示感谢,不足之处敬请大家谅解。

  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很快,尽管我们尽了最大努力,希望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高质量的质量管理教材,但由于水平有限,在全书的内容组织,尤其是在案例的取材上难免有不足和疏漏之处,因此我们竭诚希望使用本书的教师和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