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序言

学习语文,不是只学语文课本里的内容和简单的文学常识,这些用于应对考试的知识其实很“少”。如果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应该去重新梳理语文背后的思维和语言规律,并在思维与规律之下进行综合学习,去运用、去鉴赏、去生活。

但是,一方面,在学习压力之下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充足;另一方面,在分数的要求下,大家的注意力往往都不会放在思维拓展、深度思考上,只是片面追求得分,况且考试有时间限制,学生需要追求答题效率,无法逐字剖析或鉴赏文章。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加重要。思维导图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学习方法,是广大中小学生的“刚需”能力。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对思维导图的关注与应用逐年增加。本书从思维导图的底层逻辑出发,针对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场景,重点讲解思维导图在语文学习中的应用。本书既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书,也是家长及老师辅导学生的实用参考书。

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思维导图基础,讲授如何阅读、观赏一张思维导图,以及如何绘制、纠正思维导图。掌握了这个基础,大家可以举一反三,科学、合理地应用思维导图。二是思维导图在语文学科中的高效应用,从简单的文本阅读分析开始,到手法鉴赏、技巧剖析、多维度拆解文章,再到借助拆解的文章学习写作,循序渐进,强调思维导图的多种底层思维对语文学科学习的正向作用。三是语文学习的拓展,讲授写好作文的辅助技能,首先针对应用文的创作进行解读,接着讲解语法、病句、标点使用等大家容易忽视的知识点,让作文内容更加完美。

我写这本书的初衷是既想教给大家一个能够自己总结规律、展开思考的方法,又想教给大家一些应对考试的技巧,在诸多案例的剖析之中,帮助大家养成思考的习惯,给老师、家长提供一些建议。

小学生作文考什么?

你们觉得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最难学好的是哪个部分?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都非常强、不容小觑,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最难学好的是写作文。一方面,小学生确实会因为作文字数多,不愿意写;另一方面,小学生作文题目还真的不简单。

小学生作文考什么呢?

按照题型进行分类的话,我们可以把作文分为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自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看图作文、应用文等;按照文体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把作文分为说明文、记叙文等。不同的命题方式有不同的解法,这在后边会详细讲解。

上述作文的各种分类方式都告诉我们,写作的范围实在是太大了。如果我们对小学生作文的认识还停留在“写话”上,那可得好好反思一下了。作文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感知是怎样的,思维结构是怎样的,表达能力如何等,都能通过短短的几百个字展现出来。写作文并不是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就行,也不单是把故事说完整。作文考核的并不仅仅是写多少个字,还考核其他能力。例如,有的同学的作文通过语言细腻、真挚感人获得高分;有的同学的作文语言普通,却有非常独特的思考问题的视角与鲜明的观点,也能获得高分。

对于老师来说,写作应用不单是体现在学生落在纸上的那些文字(在这里用“表达”一词代替“写作”或许更合适)。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参与社会交往的活动,与朋友之间交流,学习,记笔记,写留言条,回答问题等,都涉及对语言文字的应用,学生写作背后的能力其实是其“刚需”能力。

作文可以怎么学?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作文的短板之后,会尝试让孩子看大量的作文选集,背

范文。用这个方法提升孩子的作文不是不可以,只是会让孩子走很多的冤枉路。孩子看到的每篇优秀文章都是“鱼”,但好作文不是靠套模板套出来的,考试也要求 “不要套作”。孩子在阅读范文的时候会去剖析它的结构吗?我们把每一篇文章的模板挖掘出来,不是为了背模板,而是为了分析作者是怎么创建模板的,这就是“渔”。   

这本书讲的就是“渔”的方法。我们先去了解一些基础的技法,比如想象和修辞,在掌握了基础技法之后,再学习如何拆解文章并且“举一反三”,依据一些优秀的作品来学习如何写好同类型的文章。 

如果一个作文考题的满分是三十分,那这本书教的不是让大家从二十七分提高到三十分的方法,而是从十五分或者二十分提升到二十七分的方法。 剩下那锦上添花的三分,需要自己多积累、多练习!

思维导图有什么作用?

简单来说,思维导图是一个很实用的思考工具和笔记工具。

思维导图的逻辑性和发散性的特征与语文阅读中所需要的结构性和思考性非常匹配。思维导图结合颜色、图像、位置等元素,进一步帮助我们梳理知识信息,强化记忆。

化繁为简、以简驭繁,是思维导图的核心特点,也是思维导图与其他的读书笔记的最大的区别。图0.1~图0.3是思维导图的示例。

思维导图有很多作用,在这本书中,重点强调以下三点。

第一,帮助整合信息。我们在借助阅读来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肯定会收获

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如果将这些信息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呈现,则会更加清晰、

实用;同时,我们借助思维导图去阅读,学习也会更高效—我们可以在最快

的速度下,获取最多的、最有价值的信息。

第二,帮助转化信息。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强大的思考性,更快速、合理地

展开联想、想象、对比等思考行为,更快速地完成信息转化。

第三,帮助高效输出信息。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逻辑性,在快速加工完成

相关信息后,有条理地完成输出任务。

思维导图如何用来学习语文?

读到这里,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下面三个问题:语文到底学什么?到底该如何学

习语文?语文就是阅读和写作吗?

在我看来,学习语文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显性目的,培养我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

能力;另一个是隐性目的,提高人文素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审美以及积淀

文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非常重要,这需要我们从阅读中汲取

信息,再通过表达呈现信息。这些文字信息有规律和特点,很多时候我们觉得阅读和

写作难,其实是因为我们不擅长处理这些信息。而思维导图刚好能够帮助我们高效地

处理这些文字信息,无论是把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到大脑中,还是把我们大

脑中的想法进行梳理,用特定的方式输出,思维导图都能发挥出非常强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