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本书自1981年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首次出版之后,一共重印了九次,几乎每一年都要重印一次,总印数接近一百万册,当时已算比较畅销的图书。为此,我特别要在此感谢两位曾经一起共事的同志: 一位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责任编辑赵世洲先生,他为这本书做了大量的文字润色,并进行了严谨认真的编校工作; 另一位是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毛荣坤先生,他为这本书做了很多精彩的插画。正是他们二位的共同努力,才使得这本书的整体风格显得生动、活泼,而备受人们尤其是小读者们的喜爱。

1986年,“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拉开了小学数学竞赛的序幕,嗣后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也接踵而至,全国小学数学竞赛蔚然成风。因为我是这两个竞赛的创办人之一,所以由我编写的这本《趣味数学300题》很快被很多学生和家长看作是竞赛

的辅导材料,认为这本书中的题目极有可能在数学竞赛中被当作试题。于是1990年,在这本书的合同到期我拿回版权之后,尽管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向我谈了很多次继续再版的想法,我还是坚持不再出版了。我不想给学生、家长们以误导,认为做会了这本书里的题就能在小学生数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而且这也离我当初编写本书的意图

相去甚远。所谓的趣味数学的“趣味”是要在慢慢地思考中细细体味的。如果把趣味数学等同为竞赛题目,被限制在很短的时间内求出解答,而省略掉本来有趣的思维过程,所谓的“趣味”也就荡然无存了。

于是从1990年至今,这本书再也没有再版过。除了不愿意通过再版成为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的辅导教材之外,我也不希望在题海无边的学习压力下再给学生加重负担。此外,由于这本书的很多内容涉及初中数学,甚至对初中学生而言都有难度,我听到了一些老师和学生的意见,觉得应该对这本书做一次修改之后再版。随着时代的进步,的确应该为这本书增加些新的内容,例如足球比赛就可以产生许多有趣的题目,只是由于工作繁忙,不得时间和机会来完成这样的修改。

2004年,我不再担任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工作,觉得似乎可以腾出时间来好好整理这本书了,当时开明出版社的戴海荣同志给了我很多帮助,但最终还是因为一些杂事的干扰而耽搁下来。

2006年初,我患脑血栓,半身不遂,自己完成修改已经不可能了,再版的想法就此终止。承蒙开明出版社焦向英社长和台湾九章出版社孙文先先生的看重,希望《趣味数学300题》就照原书继续出版,于是我在个别的章节增添了两三个题目,才有了本书事隔多年后的重新出版。我也希望这本书的再版能够实现我的一个愿望——让小读者们不再混淆趣味数学和数学竞赛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并从这本书中真正体会到“数学好玩”(陈省身先生的话)。

与同类书最大的不同之处是这本书在解题思路上的分析比较多,对题目答案的分析比较详细,重视解题的过程。只是因为年时久远,很多题目的解法不一定精彩,我也没有能力再给出更新、更好的解法呈现给各位读者,于是还要请读者们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除了体会已给解法的思路之外,能够再多换角度、多换方法思考其他解法,想出更为精彩的解答,这样对你们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由于这本书是在20多年前编写的,因此题目中所涉及的一些名词和说法会有些过时(比如当时买东西以“分”为单位),我也没有进行修改,留下的这些历史痕迹也许还能够让我们看到这20年间社会的变化,细细体味,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本书几乎是原样再版,恳请广大读者们的谅解和包容。愿你们仍然能够从这本书中获得一些快乐和启发,这将是我最大的欣慰。这篇序言由我口述,由开明出版社的张展同志执笔写就,简明流畅地表达了我的拙见,谨向她致谢。

裘宗沪

200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