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二版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遵循新时代教材的特征,立足于新时期社会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的新生态和新趋势,本书进行第二版修订。

本书以“思政元素为引领、基础理论与应用案例融合、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前沿”为理念,配备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司理财学”资源,对于发挥专业课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进行有益的探索。本书第二版保留了第一版的编写特点,改进了“现金流:公司王道”和作为公司财务治理基础结构维度之一的“公司治理、制度设计、信息化”这两个创新点,第二版中强调以下3个方面:

(1)切入课程思政元素。推动课程思政元素在公司理财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实现思想政治教学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形成新的教学发展生态链。比如,在本书第二版第5章的价值评估中,引导学生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意义。

(2)紧跟当前前沿理论和最新法规制度,更新部分案例。根据课程体系和教学思路,立足于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现实基础,基于公司财务治理的多维视角,系统全面地阐述公司理财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广泛吸收新时代国内外财务管理的实践探索和研究成果,更新部分案例,及时反映我国资本市场与公司理财实践的进程和内容。

(3)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本书第二版设有学习目标、引导案例、知识链接、课后练习、在线自测、章末案例等栏目,丰富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勤思多练,也对于公司理财学的知识体系起到首尾呼应、层层推进的作用。

本教材编写团队由省级一流本科教学团队(教学应用型)的“双师双能型”专业教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组成。本书由刘大进和陈茵担任主编,负责拟定全书框架与大纲,并进行统稿总纂。具体的编写分工如下:刘大进编写第1章、第3章、第6章;林建秀编写第2章、第18章、第19章;陈茵编写第4章、第5章、第7章、第8章;刘军编写第11章、第12章、第13章、第14章;蓝茵编写第9章、第10章、第15章;陈刚编写第16章、第17章。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和实务界同仁的热忱帮助和悉心指导,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还要感谢支持和帮助过我们的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的领导和同事,感谢团队成员的辛勤努力,感谢给予我们资料与参考文献营养与灵感的诸位作者,感谢广大读者和用书教师的支持。最后,真诚地感谢我们的家人,没有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本书难以顺利付梓。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缺点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刘大进

2023年8月于集美学村

第一版前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信息不断丰富,工业化社会正在向信息化社会转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生态。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各领域取得了新突破,我国制造业也正迎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中国制造2025》感召下的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的变革,拓展产业生态新领域,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互联网+、云服务、大数据等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财务收支及理财方式。公司的经营方式、商业模式、管理方式,国家的管理规则、政治机构,市场的运作模式、运行规律等诸方面也正在悄然变革。与此同时,经济与金融也在以全新的方式或模式交织及互动,经济金融网络化、一体化、全球化等变革浪潮的冲击迎面扑来,带来了公司理财理念和原则、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及其模型的一系列创新和改变,公司理财在中国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以及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推动着我国高校朝着创新、创业、务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迈进。掌握必要的公司理财知识与技能是创新创业人才创业成功的必备素质。本书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司理财学”应运而生,尽力挖掘其中的创新创业内容资源,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做了一些探索。当然,在“公司理财学”课程教学中安排一定量的创新创业训练内容及其对应的必选应用实务作业的学时和学分,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必有裨益。

本书编写特点如下:

(1) 强调公司理财的核心原理,讲透基础知识及应用,为学生掌握公司理财所需要的核心理念和决策工具打下坚实的基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教学引导和技能应用,相关计算(除了一些简单的计算)内容,均举例说明以Excel为分析工具的应用。

(2) 以估值原理为主线贯穿始终。本书将估值视为指导公司理财的基本原理,对其做了系统的讲述。教材中所涵盖的每个主题都根植于估值之上(由估值原理切入和引申开来),并解释了特定的决策是如何影响估值的,以促使学生思考将每个概念与估值作为统一框架的内在联系。

(3) 充分体现公司理财之 “理” 的实质。 站在管理的高度, 一切以价值驱动为根本,与公司战略、公司治理及风险管理紧密联系,帮助学生树立“既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的理念。

(4) 大道至简,有效实用。基于目标和任务导向,将复杂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简单化、案例化。每章前均有导入案例,中间穿插相关的案例、知识链接、重要提示等,每章末尾均有典型的案例及讨论提问,便于阅读、理解、消化和提升。

(5) 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相长。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注重学生学习与训练的方法指导,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找对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财商”和“搜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能力。

(6) 校企结合,“双师”联手。既有具备公司理财丰富经历的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担任主编和参编,又有具备公司理财丰富经验的公司财务高管参与编写。

本书有两个创新点:

(1) 将现金流单列一章(第6章),汇集并比较会计现金流量、财务现金流量和自由现金流量,强调现金流是公司王道,揭示现金流的秘密。

(2) 将公司理财与公司治理、理财制度、理财信息化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提高效率和创造价值的有机管理体系加以阐述(第18章),强调公司治理结构及机制和理财制度设计的制度安排对公司筹资、投资、股利分配和营运资本管理等方面进行科学决策行为的影响,最终归结到影响价值最大化理财目标的偏离。同时,在管理现代化和互联网+的时代,理财的制度设计和信息化两方面应为成本的节约、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风险的控制多做贡献,从而为创造价值和实现公司理财目标提供保障。

本书由福建集美大学刘大进老师和山东齐鲁工业大学邵林老师担任主编。福建集美大学的陈茵、林建秀,山东交通学院的吕伟昌,宁波工程学院姚丽琼,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孙英敏,甘肃农业大学海新权等老师担任副主编。福建集美大学的刘军、陈刚、蓝茵等参与了本书编写。刘大进编写第1章、第2章、第3章,林建秀编写第4章、第5章,孙英敏编写第6章、第7章,海新权编写第8章,刘军编写第9章,吕伟昌编写第10章、第14章,邵林编写第11章、第12章,陈刚编写第13章,陈茵编写第15章、第16章,姚丽琼编写第17章、第19章,蓝茵编写第18章。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和实务界同人的热忱帮助和悉心指导,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还要感谢支持和帮助过我们的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的领导和同事。最后,真诚地感谢我们的家人,没有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本书难以顺利付梓。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许多相关的文献资料,并从中吸收了许多有价值的材料和观点,在此一并向有关作者致谢!

由于时间仓促和编者水平有限,缺点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