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导师序言

在电动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的当下,锂、钴、镍等关键材料的供应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这些关键材料是电动汽车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动汽车的性能、成本和环境影响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孙鑫博士开展了锂电池关键材料供给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旨在全面理解和解决这一挑战。他的研究深入锂电池关键材料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全面考察了从材料开采、加工、制造到最终应用和报废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在全球范围内评估了供应链的风险和脆弱性,揭示了可能对电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的关键因素。

本研究采用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将机械工程、社会学、产业生态学以及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孙鑫博士的工作不仅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还包括了对政策、市场动态以及技术发展趋势的深入理解。通过构建创新的全球社会代谢流动路径模型和综合评估模型,孙鑫博士成功地揭示了锂电池关键材料供应链中的潜在风险点,并对这些风险点进行了系统的评估。这些评估结果不仅为识别和理解供应链中的风险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不仅在学术上具有创新性,而且在实践中具有高度的应用价值。基于研究成果,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减少供应风险、提高供应链韧性和可持续性的实用策略和建议。这些建议包括促进材料的多元化供应、加强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提高材料回收利用率以及推动绿色采矿和加工技术的发展等。这些策略和建议对指导电动汽车产业以及相关政策制定者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本研究还深入探讨了未来技术进步、市场变化以及政策环境如何影响锂电池关键材料供应链,为行业的前瞻性思考和长远规划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这一部分工作不仅扩展了研究的视野,也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提供了科学的分析和建议。

最后,我由衷感谢孙鑫博士在研究期间的高度热情和严谨精神。他的研究工作不仅为他个人的学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电动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见解。相信本书的出版将为广大学者与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启示,并助力于电池材料可持续性研究领域以及更广泛的能源与环境保护领域的学术共同体的发展。

郝瀚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长聘副教授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