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推  荐  序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制造业的今天,掌握高效、精准的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已成为智能制造产业人才的必备技能。Mastercam作为全球领先的CAD/CAM解决方案,凭借其强大的功能与用户友好的设计,始终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而如何让新一代技术人才快速掌握这一工具的核心精髓,并将其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作为深耕Mastercam教学与研究二十余年的资深专家,黄爱华老师不仅对软件功能有着庖丁解牛般的深刻理解,更是秉持着“以学生为中心、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翻开本书目录,便能感受到其匠心独运,既遵循认知规律,又契合“做中学”的职业教育精髓。尤为可贵的是,书中将动态加工等革命性工艺与“刀具碰撞验证”“实体模拟”等要点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掌握软件操作的同时,同步构建起工程思维中的效率意识、安全意识与质量意识。

  本书的“微课版”特色更是一大亮点。配套视频凝聚了作者团队二十余载教学智慧,通过抖“包袱”加深了学生对刀具参数设置的理解,展现了Mastercam上手快的优点。那些精益求精的细节调整(如毛坯余量概念的具象化说明、刀具编号的逻辑性区分)无不体现出教育者对学生认知痛点的深切体察。更难能可贵的是,视频中针对新版软件特性的及时更新(如2023版自动运算功能),既保持了教材的前沿性,也为校企协同育人搭建了桥梁。

  在审阅书稿的过程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对Mastercam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不是简单的工具依赖,而是源于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深刻认同——当书中强调“通过实体模拟减少零件报废风险”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对软件功能的娴熟运用,更是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关怀。这种将技术理性与工程伦理融会贯通的特质,使得本书超越了普通操作手册的局限,成为培养“工匠精神”的鲜活载体。

  值此教材付梓之际,我谨向作者团队致以诚挚敬意!你们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将无形的软件转化为有温度的教学成果;用无数个日夜的雕琢,在细节处诠释“精益求精”的真谛。我们坚信,这本凝聚理论与实践、技术与情怀的教材,必将助力更多青年学子在数字化制造的星辰大海中扬帆起航,为中国智造培养出更多既懂工艺,又精操作的新时代“数字工匠”。

  

   黄昌秀        

   CEO(首席执行官)    

   马斯康(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5年5月      

  

前    言

  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Mastercam作为全球领先的CAM软件,凭借其强大的功能、灵活的操作和广泛的行业应用,始终走在智能制造技术的前沿。本书以Mastercam 2025为基础,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核心理念,旨在帮助读者从零基础快速掌握软件操作技能,同时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书的编写背景与特色如下。

1. 立足行业需求 

  教材内容紧扣《中国制造2025》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以企业真实生产案例为载体,涵盖二维绘图、三维建模、2D铣削加工、3D铣削加工等项目,确保学习内容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2. 项目式学习设计 

  全书设置五大项目模块,包含26个典型任务,遵循任务描述→任务实施→知识链接的递进式结构。每个任务均以学习目标—操作演示—知识总结的逻辑展开,帮助读者在仿真环境中积累工程经验。

3. 立体化教学资源 

  配套高清微课视频(扫码即学)、三维模型文件、配套习题等一体化资源体系,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求。

4. 课程思政融入

  本书在案例设计中融入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质量意识”与“工匠精神”有助于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例如,在复杂零件项目编程时需要高度的专注力与耐心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种面对挑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是工匠精神所倡导的。

  本书由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黄爱华、陈莛,马斯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李幸呈担任主编,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夏源渊、文颖、罗志良担任副主编,新余学院的杨国军担任主审。参与编写的人员还有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刘春雷、孙桂爱、邵文娟,以及萍乡技师学院的彭泉华等。

  感谢Mastercam中国技术团队提供的软件与技术支持,同时感谢一线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在内容审校中提出的宝贵建议。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存在疏漏,恳请读者通过出版社反馈意见,我们将持续优化内容。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