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鸿勋
定价: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109303
出版日期:2008.01.01
印刷日期:2008.01.09
图书责编:张占奎
图书分类:零售
本书为1987年4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建筑考古学论文集》的增订版。原书包括作者利用古遗址材料所从事的建筑考古学研究的论文19篇,本书增加为66篇。 1987年版《建筑考古学论文集》,经国家文物局机关报《中国文物报》于2001年发起全国公投推选为“二十世纪最佳文博考古图书”论著类第一名,蜚声海内外。因此书早已绝版,读者颇有索书不得的遗憾。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特将此书增订再版。 本书内容包括:原始社会聚落,诸如西安半坡、郑州大河村、浙江河姆渡等遗址,以及夏代二里头宫殿、商代偃师和小屯以及盘龙城宫殿、周代的周原宗庙和殿堂、秦代咸阳宫殿与始皇陵以及绥中海边“碣石门”与“碣石宫”、西汉长安明堂和王莽九庙、洛阳北魏永宁寺塔、隋仁寿宫和洛阳则天门、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与麟德殿和华清宫浴殿以及青龙寺真言密宗殿堂等遗址的复原研究。作者通过遗迹、遗物,结合文献材料作了具有说服力的考证,得出可信的复原成果。其中,尤其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是,作者于1997年在日本权威学术杂志《东方学报》发表的论文,引用日本考古材料对照中国文献得出日本神社源于中国的结论,“彻底反转了日本上古史”,“引起日本学术界的极大的震撼”,以致“使一些人哑口无言”(台湾学者著文评论)。另外,书中还包括有甄别认定新石器时代经济分期的重要工具——石楔和石扁铲,破解“黄帝时明堂”、“黄帝合宫”、“夏后氏世室”、秦以前墓上享堂,考订若干与建筑有关的象形文字,以及斗栱起源和凹曲屋面的发生与发展等论文,也特别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对中国建筑史学、考古学以及古文字学都有一定的影响。 本书对于文物、考古、建筑史、科技史等专业工作者和学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打倒四人帮,百废俱兴。1982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文化部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出版工作会议,制订出版规划。会议决定贯彻“四个现代化”、发展科技与文化事业,由国家一级出版机构负责出版知名学者的文集。优先出版“文革”中故去的老学者的文集;其次是选择当时健在的权威老学者结集;至于中年学者,由于多年“文革”运动的破坏,出版力量极其薄弱,规划中留出较小比例,从严要求,出版少数人的文集。笔者当时尚属中年,出版社在广泛征得建筑史学界以及考古学界老前辈们的意见,筛选之后决定在这一学科领域出版笔者的文集。1987年问世的《建筑考古学论文集》,就是这样约稿、出版的。当时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个人谋求出版著作相当困难,著作能够纳入国家出版规划,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种奖赏。 2001年,国家文物局机关报《中国文物报》发起“二十世纪最佳文博考古图书”的全国普选,公开、公正的读者群众投票结果,拙作《建筑考古学论文集》当选“论著类”第一名。因此书已绝版,多年来时有欲购不得的读者查询求购;普选之后,更多有函件、电话及网上询问购买此书的信息。为此,清华大学出版社与笔者商定再版此书。再版的此书,收入了笔者1978年以后发表的部分建筑考古学方面的论文,由原来的19篇增加到66篇。 《建筑考古学论文集》之所以获得百年来最佳论著的荣誉,我想是因为它显示了“建筑考古学”这一学科的创始。三十年来,建筑考古学作为特殊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已为海内外学术界所肯定。在我多次应邀访问日本,进行学术交流之后,日本有的国立研究机构已经将“建筑考古学”人才养成定为制度。中国台湾地区也极其重视建筑考古学高等人才的培养...
初版序言Ⅴ
建筑考古学概说1
第一部分 新石器时代 · 古史传说时期仰韶文化居住建筑发展问题的探讨15
河姆渡遗址早期木构工艺考察49
河姆渡遗址木构水井鉴定55
破解“黄帝时明堂”——日本神社“本土说”之颠覆59
论“黄帝合宫”的形制——大地湾F901复原论证69
从中日文化关系破解绳纹与弥生时代的建筑遗迹74
第二部分 铜器时代 · 王国时期——夏、商、周初论二里头F1的复原问题——兼论“夏后氏世室”形制89
宗、庙一体建筑——二里头F2复原探讨96
偃师商城王宫遗址揭示“左祖右社”萌芽101
郑州商城台榭遗迹的发现——甲骨文字的生活原形108
从盘龙城商代宫殿遗址谈中国宫廷建筑发展的几个问题111
盘龙城商代方国宫殿遗址复原研究121
小屯“殷墟”非殷都之墟131
小屯殷都近畿离宫的殿堂与楼阁——甲十二与乙二十134
妇好墓上“母辛宗”建筑复原138
殷晚期周原邦君宗庙——岐山凤雏甲组基址复原探讨143
周原扶风召陈遗址初步考察152
破解“周人明堂”的千古之谜——“周人明堂”的考古学研究158
凤翔出土春秋秦宫铜构——金釭164
“天下第一台”——楚灵王章华台的考古学初探171
战国中山王陵及兆域图研究176
关于秦代以前墓上建筑的问题197
《关于秦代以前墓上建筑的问题》要点的重申——答杨宽先生202
战国时期秦咸阳宫第一号遗址复原问题的初步探讨204
第三部分 铁器时代 · 帝国时期——秦至清
破解中华土木大金字塔——秦始皇层之台的陵上享堂和负“九层之台”的地宫221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