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0元
印次:1-1
ISBN:9787302165606
出版日期:2008.06.01
印刷日期:2008.05.30
图书责编:张占奎
图书分类:教材
文物建筑保护是一项结合了文物学、建筑构造、力学分析、材料应用的综合技术,需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背景。我国一向重视传统工艺的继承,论著较丰。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逐渐吸收国际上的新材料技术,同时将有关学科的新成果运用进来。所憾至今尚未出版关于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合理使用现代材料技术的课本类读物。作者在总结个人实践和国际国内理论的基础上,以中国台湾地区的文物建筑保护技术方法与案例为基本参考,分木结构、砖材、石材三大部分整理介绍了文物建筑保护的基本理念、材料、使用方法和案例,融保护理论于丰富的资料介绍。 本书可以成为建筑专业文物保护方向研究生和文物专业建筑保护工作者的参考书。
我于1999年间自美赴台,在树德科技大学建筑与古迹维护系任教至2006年。 有感于当时台湾地区古迹修护界科学基础与现代工程知识不足,乃以自身在美从事结构专业三十余年之经验,并参考英美等国相关领域研究著作与古迹修护实例,编纂讲义作为古迹修护学授课教材之用。本书内容主要乃据此教材再补充、整理、修正而成。 本书除可作为研修古迹维护或历史环境保育相关领域学子之修护学基本教材外,亦可作为各级地方政府推行古迹保护政策之工作指引,还可作为古迹修护专业人员执行修护计划时之施工规范,同时也能作为广大关心文化资产保护、有意深一层了解古迹维护之社会大众的入门参考资料。 这本教学讲义概分4章。第1章为导论,介绍从事古迹修护之基本观念。这些基本观念依序分为三个子题:为何要做古迹修护、要达成何种修护目标及如何进行古迹修护。它们是以当今欧美国家与国际文化资产守护组织所建立之具有普遍性共识之历史环境、保育原则与文化资产守护伦理为基础所撰写。任何古迹修护工程均须谨慎遵守这些基本观念,才有可能获得有效之修护结果。第2~4章分别介绍3种常见古迹构造方式,即木构造、砖构造与石构造之修护方法。在各章下再分数节陈述各种构造方式之概述、仪器检测技术、损坏评估与原因探讨、修护准则及工法、补强加固措施及构件更换方法与日常维护方法等,并在适当处佐以技术数据及插图予以说明。 本书能够编纂完成乃至付梓出版要感谢许多朋友的鼎力协助。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黛姮教授极力促成本书出版, 让这本书能够成为公元2000年来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活动,即北京清华大学与树德科技大学在古迹保护学方面合作上的成果。清华大...
1.1古迹修护的目的
1.1.1古迹的定义
1.1.2古迹保育
1.2古迹修护的目标
1.2.1如何决定修护目标
1.2.2古迹修护目标的类型
1.3如何进行古迹修护
1.3.1古迹修护应遵循的一般性通则
1.3.2古迹修护损害调查的执行步骤
1.3.3损害调查与评估报告书的制作
附录结构预留强度的来源
参考文献
第2章木构造古迹修护
2.1木材概说
2.2腐蚀的种类及对木材强度的影响
2.3中国台湾古迹木构架系统破坏初探
2.3.1破坏原因
2.3.2破坏状况
2.3.3实际破坏状况统计分析
2.4木构造古迹评估修护原则
2.4.1美国木构造古迹评估原则
2.4.2美国木构造古迹修护原则
2.4.3中国内地木构造古迹维护与加固相关准则
2.5木构造古迹损害调查项目
2.6木构造古迹检测技术
2.6.1腐蚀检测
2.6.2特别侦测仪器
2.6.3湿度检测
2.6.4检测注意事项
2.7木构架古迹损坏评估
2.7.1木材材质评估
2.7.2结构构件损坏评估
2.7.3非结构构件损坏评估
2.7.4结构构件的挠度及错位评估
2.7.5木构架整体性评估
2.7.6砖墙的损坏评估
2.7.7土角墙的损坏评估
2.7.8承重石柱及石梁缺陷评估
2.7.9木构架结构评估
2.7.10构材评估后的建议
2.8木构造古迹修复措施
2.8.1木构造古迹修复原则
2.8.2选择正确修复方法的考虑因素
2.8.3木构架修复方法
2.8.4木构件的修复技术
2.8.5屋面与基础的修复
2.9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