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2元
印次:1-1
ISBN:9787302289753
出版日期:2012.06.01
印刷日期:2012.06.11
图书责编:秦娜
图书分类:零售
内 容 提 要 我国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于2010年12月1日开始实施。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和广大读者对新规范的学习,参照新规范有关内容,编写了《建筑结构抗震》一书。本书是“21世纪建筑工程实用技术丛书” 之一。本书主要介绍了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动力反应的计算以及建筑结构抗震计算原理。内容包括: 抗震设计原则,场地、地基与基础,地震作用与结构抗震验算,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多层砌体房屋。特别对新版抗震规范的一些新的内容作了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书中所叙述的概念和规范有关条文,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实例,供读者参考。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及职业技术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人员学习新规范的参考。
高级工程师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在土木工程、建筑学报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大学水平。主编全国高校统编教材《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编著《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建筑地基基础》等多部专著。主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多项工程。
前言 我国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以下简称《抗震规范》)已于2010年12月1日开始实施。新版抗震规范较“2001规范”在技术水平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反映了我国近10年来建筑抗震的新技术和设计经验。 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和广大读者对新规范的学习,根据高职高专土建专业的教学大纲,并参照新规范有关内容,编写了《建筑结构抗震》一书。它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建筑工程实用技术丛书” 之一。 本书主要介绍了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动力反应的计算以及建筑结构抗震计算原理。全书共分5章,内容包括: 抗震设计原则,场地、地基与基础,地震作用与结构抗震验算,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多层砌体房屋。 在编写本书过程中,力求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在解释和说明规范的一些条文、公式时,力求简明扼要、便于理解,特别对规范以下的一些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1) 对土的液化初步判别式作了较详细的解释,并对初步判别式的图解作了说明。 (2) 对土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公式中的系数来源作了说明和推证。 (3) 对底部剪力法等效重力荷载系数0.85的来源作了说明,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4) 对《抗震规范》取竖向等效重力荷载系数为0.75的来源作了说明,并发现它相当于将高层建筑、烟囱和高耸结构看作是等截面、质量均匀直杆的等效重力荷载系数。 (5) 划分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级的目的在于,对不同的抗震等级房屋采取不同的抗震措施。因此,在应用《抗震规范》中表6.1.1确定...
第1章抗震设计原则
1.1构造地震
1.2地震波、震级和烈度
1.2.1地震波
1.2.2震级
1.2.3地震烈度、地震烈度表和平均震害指数
1.2.4烈度衰减规律和等震线
1.3地震基本烈度和地震烈度区划图
1.3.1地震基本烈度
1.3.2地震烈度区划图
1.4建筑抗震设防分类、设防标准和设防目标
1.4.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
1.4.2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和目标
1.4.3小震和大震
1.5建筑抗震性能设计
1.6地震的破坏作用
1.6.1地表的破坏现象
1.6.2建筑物的破坏
1.7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1.7.1场地、地基和基础的要求
1.7.2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平面、立面和竖向剖面
1.7.3选择技术和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
1.7.4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抗震分析
1.7.5对非结构构件的要求
1.7.6结构材料性能与施工的要求
小结
思考题
第2章场地、地基与基础
2.1场地
2.1.1建筑场地类别
2.1.2建筑场地评价及有关规定
2.2天然地基与基础
2.2.1可不进行天然地基与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的范围
2.2.2天然地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2.3液化土地基
2.3.1液化的概念
2.3.2影响土液化的因素
2.3.3液化土的判别
2.3.4液化地基的评价
2.3.5地基抗液化措施
2.4桩基的抗震验算
2.4.1桩基不需...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