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9元
印次:1-9
ISBN:9787302357889
出版日期:2014.05.01
印刷日期:2023.01.12
图书责编:高晓蔚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共分七章,主要包括七部分内容,即国际商法导论、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产品责任法、代理法、商事组织法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 本书在编写体例上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即从比较法的角度介绍了资本主义两大法律体系有关商事方面的法律规定,以及有关的国际贸易公约和惯例。大陆法、英美法、国际条约以及我国的相关法律是贯穿本课程的几条主线。 总之,本课程涵盖了国际商法的基本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对国际商法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本书既适合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和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国际商务管理和国际会计专业的学生用做教材,又适合外经贸部门人员、律师等实务工作者使用。
周新军,女,法学教授,法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广东省国际商法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主持2012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问题为导向,探索高校法学教育研究性教学方法》。主要著作有: 专著:《产品责任立法中的利益衡平-产品责任法比较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 合著:《合同法比较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 合著:《WTO服务贸易法》,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研究领域:国际商法、经济法、国际私法。工作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
前言 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实行的是演讲式教学方法,其优点是教师可以就法律的原理、原则、具体规则和基本概念向学生作直截了当的阐述,这正如一位向导把一幅地图直接交给了学生。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存在一大局限,即注重知识的系统化和传授,忽视学生独立思考、实际运用法学知识的能力培养。 本书的编写者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法教学改革团队的主要成员,主编周新军教授是广东省2012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问题为导向,探索高校法学教育研究性教学方法”项目(编号:2012157)负责人,广东省国际高法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该教学团队锐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运用法学知识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体现的是这样一种理念:知识必须在应用中获得,我们听到的、阅读的、背诵的大多数信息不久往往就被遗忘,但倘若我们因陷入一个困难的案例或问题之中而不得不去阅读(资料),与他人讨论请教,或者求助于对文献资料的研究,我们所获得的信息必定能够保持得更久。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问题的提出是国际商法教学方法的起点,而问题的提出首先应有助于学生先前的知识被激活,同时鼓励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结合;其次,应该为学生创造大量运用知识的机会。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不再是在讲台上表演或演说,而是通过不断的提问来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其基本指导思想大致可以概括为三条:第一,问题是国际商法教学的起点,也是学习的起点;第二,法学专业的学习必须与实践的真实情境和复杂问题相连接;第三,教师不再是“真理”的讲解者或传授者,工作重心不再是课堂上的“表演”,而是课前的设计和课后的...
第一章国际商法导论1
第一节国际商法的产生和发展1
第二节大陆法系的形成与发展7
第三节英美法系的形成和发展13
第四节两大法系的关系、演变与发展趋势22
第二章合同法27
第一节合同法概述27
第二节合同的成立32
第三节合同的效力46
第四节违约及其救济方法71
第五节合同的终止98
第六节时效制度106
第三章国际货物买卖法113
第一节国际货物买卖法概述113
第二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119
第三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买卖双方的义务121
第四节违约及其补救办法128
第五节货物所有权与风险的转移135
第四章产品责任法142
第一节产品责任与产品责任法概述142
第二节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148
第三节产品责任法的适用范围158
第四节产品责任的承担与抗辩164
第五节产品责任的诉讼管辖与法律适用175
第五章代理法181
第一节代理法概述181
第二节代理的法律关系191
第三节中国代理法195
第六章商事组织法199
第一节商事组织法概述199
第二节合伙企业法200
第三节公司法210
第七章国际商事争议解决255
第一节国际商事争议的解决概述255
第二节国际商事仲裁259
第三节国际商事争议的诉讼机制272
参考文献281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