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明胜、田民波、戴兴建
定价:59元
印次:1-3
ISBN:9787302486534
出版日期:2017.11.01
印刷日期:2025.07.10
图书责编:冯昕
图书分类:教材
《核材料与应用》是为工程物理系本科生“核材料系列课程”编写的教材之一,内容包括核能利用与核材料,核燃料,锆合金包壳材料,压力壳用低合金高强度钢,反应堆用不锈钢,核电厂用高温合金及耐热钢,高温气冷堆用石墨材料,快堆燃料和包壳材料,中子吸收材料及屏蔽材料,聚变堆材料等共10章,涉及核材料与应用的各个方面。 本书针对不同的材料,如核压力容器用钢、反应堆用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锆合金、控制、慢化和反射材料等,不同的结构,如燃料元件、燃料元件包壳、核压力容器、主管道、蒸汽发生器等,不同的工况,如高温、高温度梯度、高热流、高速流场的作用及高剂量辐照等,从材料科学与工程四面体角度,分析了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加工制造以及性能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以便为核工程选材以及分析、解决反应堆材料问题提供坚实的基础与依据。 本书对从事反应堆材料和反应堆设计、研究、运行、生产和教学以及其他相关材料专业的科技人员、大学生、研究生都有参考价值。
《核材料与应用》是为工程物理系本科生“核材料系列课程”编写的教材之一,针对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工况,从材料科学与工程四面体角度,分析了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加工制造以及性能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以便为核工程选材以及分析、解决反应堆材料问题提供坚实的基础与依据。
前言 本书是为工程物理系本科生“核材料系列课程”编写的教材。该系列课程教材包括《材料学导论》《核能利用与核材料》《核材料与应用》《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等。 没有核燃料便没有核能发出; 没有核结构材料便不能构成核装置。《核材料与应用》正是针对核燃料和核结构材料这两类材料进行讨论的。内容包括核能利用与核材料,核燃料,锆合金包壳材料,压力壳用低合金高强度钢,反应堆用不锈钢,核电厂用高温合金和耐热钢,高温气冷堆用石墨材料,快堆燃料和包壳材料,中子吸收材料及屏蔽材料,聚变堆材料等共10章,涉及核材料与应用的各个方面。 目前,对“核材料”这个名词没有统一的看法和定义。有人认为它是用于核科学和核工程的材料的总称; 有人认为它是专指裂变反应堆和聚变反应堆所用材料; 有人把它定义为裂变材料和聚变材料的总称,即与核燃料的概念相似。 广义的核材料是核工业及核科学研究中所专用的材料的总称,也可以把核材料归结为核能材料或核工业所用材料的总称。 核燃料是指能产生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并释放出巨大核能的物质。核燃料可分为裂变燃料和聚变燃料(或称热核燃料)两大类。裂变燃料主要指易裂变核素如铀235、钚239和铀233等。此外,由于铀238和钍232是能够转换成易裂变核素的重要原料,且其本身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产生裂变,所以习惯上也称其为核燃料。聚变燃料包含氢的同位素氘、氚,锂6和其化合物等。 核工程材料是指反应堆及核燃料循环和核技术中用的各种特殊材料,如反应堆结构材料、元件包壳材料、反应堆控制材料、慢化剂、冷却剂、屏蔽材料等。例如特种铝合金、镁合金、锆...
第1章核能利用与核材料
1.1核电发展概况
1.1.1天然的核反应堆
1.1.2核电厂的原理及优势
1.1.3核电厂系统组成
1.1.4核电厂主要反应堆类型
1.1.5世界核电发展历史和现状
1.1.6中国核电发展后来居上
1.2核反应堆部件的功能和工件环境
1.2.1核燃料元件
1.2.2慢化剂
1.2.3冷却剂
1.2.4堆内构件
1.2.5控制棒组件
1.2.6反射层
1.2.7反应堆容器
1.2.8安全壳
1.2.9屏蔽层
1.2.10回路管道
1.2.11主泵
1.2.12蒸汽发生器
1.2.13稳压器
1.3对核反应堆材料的要求
1.3.1低中子俘获截面
1.3.2辐照稳定性
1.3.3耐蚀性
1.3.4相容性
1.4核电厂材料的分类
1.4.1常规岛用材料
1.4.2反应堆核岛用材料
1.5利用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分析核材料
1.5.1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
1.5.2各类核反应堆电厂的结构部件及所用材料
1.5.3压水堆核电厂结构及所用材料
复习题及习题
第2章核燃料
2.1核燃料概述
2.1.1核燃料的分类
2.1.2核燃料资源
2.1.3裂变核燃料的临界质量和临界体积
2.1.4核燃料的入堆形式
2.1.5裂变核燃料的富集度·浓缩铀
2.1.6裂变核燃料材料的类型和化学成分
2.1.7核燃料的增殖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