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名著英汉对照双语版)
看护眼专色英汉对照双语读本,听配套英语音频“磨耳朵”,12个经典故事带你沉浸式品《安徒生童话》魅力。

作者:【丹】安徒生(Andersen)著、纪飞译

定价:45.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65489

出版日期:2024.09.01

印刷日期:2024.09.25

图书责编:陈莉

图书分类:零售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安徒生童话》是名扬世界的童话巨著,是一部真正可以从小读到老的书,其作者安徒生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丑小鸭》《笔和墨水瓶》《沙丘的故事》《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等童话名篇流传百年,经久不衰,伴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美丽童年、少年直至成年。本书精选安徒生童话故事12篇,采用世界公认的英文译本,以英汉对照的形式出版,并辅助以英文音频。无论是作为语言学习的课本,还是作为通俗的文学读本,本书对当代中国的青少年读者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丹麦】安徒生(Andersen),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诗人,因其童话作品而闻名于世,其中*著名的童话故事作品包括《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国王的新衣》《海的女儿》等。他的作品被翻译成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他的童话故事还激发了大量电影、舞台剧、芭蕾舞剧、电影和动画等的创作。

前 言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作家、诗人,名扬世界的童话大师,被誉为“现代童话之父”“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1805年4月2日,安徒生出生于丹麦中部菲英岛上的欧登塞小镇的一个贫苦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安徒生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14岁时,他只身来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之后,安徒生在皇家剧院的资助下进入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就读,1828年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安徒生的文学创作生涯始于1822年,早期主要撰写诗歌和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风格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并于1833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即兴诗人》,该小说奠定了他在丹麦文坛的地位。然而,使安徒生名扬天下的却是他的童话故事。 安徒生一生共计创作童话168篇。安徒生童话以深邃的思想、博大的爱心、独特的个性、高超的艺术,赢得了全世界儿童和成年人的喜爱,成为人类阅读史上的一个奇迹。他将幼稚、粗糙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发展成为优美的饱含作者内心情感的文学童话,为后世作家留下经典范文。安徒生童话流传百年,经久不衰。 安徒生生前曾得到丹麦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为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为了纪念安徒生这位世界儿童文学巨匠,国际儿童读书联盟于1954年设立了世界儿童文学大奖——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奖项至今仍是世界儿童文学界最高的荣誉。2016年,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我国著名的现代...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1. The Pen and the Inkstand  / 1

2. The Farm-yard Cock and the 

 Weather-cock  / 4

3. The Ugly Duckling  / 7

4. A Story from the Sand-hills  / 21

5. The Butterfly  / 63

6. The Bishop of Borgium and His

 Warriors  / 67

7. The Mail-coach Passengers  / 76

8. The Beetle Who Went on His Travels  / 82

9. What the Old Man Does Is Always

 Right  / 93

10. The Snow Man  / 101

11. The Portuguese Duck  / 109

12. The Ice Maiden  / 117

1. 笔和墨水瓶 / 1

2. 公鸡和风信鸡 / 4

3. 丑小鸭 / 7

4. 沙丘的故事 / 21

5. 蝴蝶 / 63

6. 波尔格隆主教和他的勇士 / 67

7. 邮车里的乘客 / 76

8. 旅行的甲虫 / 82

9. 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 / 93

10. 雪人 / 101

11. 葡萄牙鸭子 / 109

12. 冰雪女王 / 117 查看详情

"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
护眼专色印刷·英汉对照双语·纯正英文音频

作为经典名著,安徒生童话跨越了时间的长河,作品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无法完全从作者自身的宗教和文化背景中剥离,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应深刻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德寓意,以及所传递的真、善、美的价值观。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