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程(第三版)
本书已出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索取密码联系jsjjc@tup.tsinghua.edu.cn。本书提供ppt课件、word版素材和源程序。

作者:刘炳文

丛书名:新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丛书(谭浩强主编)

定价:35元

印次:3-2

ISBN:9787302130116

出版日期:2006.08.01

印刷日期:2006.09.26

图书责编:焦虹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通过大量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Visual Basic 6.0中文版的开发环境、对象和事件驱动的概念、运算符和表达式、数据输入输出、常用标准控件、基本控制结构、数组和记录、过程调用、键盘和鼠标事件、菜单程序设计、对话框程序设计、多窗体程序设计、多文档界面(MDI)以及文件处理等。针对初学者的特点,全书在编排上注意了由简及繁、由浅入深和循序渐进,力求通俗易懂、简捷实用。只要具有Windows初步知识,就可以通过本书掌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基本内容。全书每章都附有习题,便于学习和教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教材,并可作为计算机培训班的教材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的应试教材,也可以供自学使用。 作者编写的《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题解与上机指导(第三版)》可以与本书配套使用。 07年5月20日新增PPT教案及例题程序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应当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新世纪需要具有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能够独立解决面临的任务,充满活力,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 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无疑是培养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计算机技术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成为推动各学科飞速发展的有力的催化剂。无论学什么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具备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计算机既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又是大众化的工具。学习计算机知识,不仅能够掌握有关的知识,而且能培养人们的信息素养。它是高等学校全面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当遵循的理念是: 面向应用需要;采用多种模式;启发自主学习;重视实践训练;加强创新意识;树立团队精神;培养信息素养。 计算机应用人才队伍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他们是计算机应用人才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另一部分是各行各业中应用计算机的人员。这后一部分人一般并非计算机专业毕业,他们人数众多,既熟悉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又掌握计算机的应用知识,善于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解决本领域中的任务。他们是计算机应用人才队伍中的基本力量。事实上,大部分应用软件都是由非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计算机应用人员研制的。他们具有的这个优势是其他人难以代替的。从这个事实可以看到在非计算机专业中深入进行计算机教育的必要性。 非计算机专业中的计算机教育,无论目的、内容、教学体系、教材、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都与计算机专业有很大的不同,绝不能照搬计算机...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Visual Basic编程环境1

1.1可视化与事件驱动型语言1

1.1.1可视化界面设计1

1.1.2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2

1.2Visual Basic的启动与退出2

1.3主窗口5

1.3.1标题栏和菜单栏5

1.3.2工具栏7

1.4其他窗口8

1.4.1窗体设计器和工程资源管理器8

1.4.2属性窗口和工具箱窗口10

习题12

对象132.1对象及其属性设置13

2.1.1Visual Basic的对象13

2.1.2对象属性设置15

2.2窗体17

2.2.1窗体的结构与属性17

2.2.2窗体事件22

2.3控件22

2.3.1内部控件23

2.3.2控件的命名和控件值24

2.4控件的画法和基本操作26

2.4.1控件的画法26

2.4.2控件的基本操作27

习题29

建立简单的Visual Basic应用程序31

3.1语句31

3.1.1Visual Basic中的语句31

3.1.2赋值、注释、暂停和结束语句32

3.2编写简单的Visual Basic应用程序35

3.2.1程序设计35

3.2.2代码编辑器41

3.3程序的保存、装入和运行42

3.3.1保存程序42

3.3.2程序的装入44

3.3.3程序的运行45

3.4Visual Basic应用程序的结构与工作方式46

习题47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49

4.1基本数据类型49

4.2常量和变量52

4.2.1常量52

4.2.2变量54

4.3变量的作用域57

4.3.1局部变量与全局变...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