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测试技术是对客观世界的信息进行感知的基本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具有任何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工程测试技术的发展,对各种物理量的测量提出了越来越广泛的要求,同时对测试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在高等教育领域,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普及。清华大学是全国最早开设测试技术课程的高校之一,测试技术被列为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近年来,在清华大学“211”工程和“985”项目的支持下,又对原有的测试技术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统筹机类各专业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本书根据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平台课“测试与检测技术基础”的新教学大纲进行编写,旨在提供一本适合于本科生教学的有关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材。

    本书内容按照如下主线展开:信号理论—测试系统特性—信号传感—信号调理—信号输出。在阐述基本测试理论、测试手段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应用例子,介绍测试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和学科前沿知识。

    全书共分两大部分共12章。第一部分共7章,主要介绍有关工程测试技术的理论基础。其中第1章为绪论,介绍测试技术的发展、意义及内容,测量标准和国际单位制。第2章介绍信号理论、测试信号的分析与处理。第3章介绍测试系统特性描述的方法与理论。第4~6章分别涉及测试信号的传感、调理和输出的理论及应用。虚拟仪器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测试技术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本书第7章介绍虚拟测试技术的概况。另外,微纳米技术及微型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给传感器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4.16节介绍微型传感器的知识。第二部分内容共5章,介绍典型测试技术的工程应用,主要介绍5种常见物理量的测试与检测: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压力)、温度、流量和声学。使读者在学习第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综合利用测试技能进行不同物理量测试的知识。本书可作为本科机械类不同专业“测试技术”及相关课程的教学用书,课时适用于48~64学时。在安排教学时,对第二部分内容可根据不同的专业和教学对象来加以取舍。本书每章末尾均附有习题,供学生练习用。书中标有“*”号的部分为选学内容。

    本书第6章由陈非凡副教授编写,4.15节和第7章由王雪副教授编写,2.3.6节和全书的习题由罗秀芝高级工程师编写,其余各章节由王伯雄教授编写,全书由王伯雄教授统稿,由装甲兵工程学院的胡仲翔教授主审。本书内容的录入与整理由陈华成、朱从锋、刘振江完成。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