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及相关专业的技术基础课,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设计方法,为深入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有关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本教材根据教育部电子信息与电子信息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制定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全面地介绍了数字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全书共分8章,包括数字逻辑基础、集成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数模与模数转换电路等。
编写本教材的主要指导思想是: 保证基础、精选内容、培养能力、便于自学,注重汲取学科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注重教学规律及知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考虑如下。
以小规模集成逻辑门电路和触发器作为数字电路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中规模数字电路的各种逻辑功能部件,同时适当介绍一些大规模集成电路。以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为主要内容,运用逻辑表达式、真值表、卡诺图及状态图等工具,对数字电路进行逻辑分析和设计。
在内容的选取上注重先进性和实用性,以作者从2000年以来多项省级、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及教改研究项目成果的内容为特色技术背景,按照基础知识储量和学科发展增量统筹考虑的原则构建知识体系,加强了数字逻辑电路新技术的引入,初步介绍了Multisim仿真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中的应用,融入了作者多年的教学改革研究和教学实践成果,以适应学科的最新发展。
在内容表述上尽量采用公式、表格、图形等直观、简明的方法,力求做到重点突出、概念清楚、注重知识内容的演绎过程、注重体现教学规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
全书附录中给出了自测题、习题的参考答案,便于学习者对照检查。
本书除第8章采用国际通用符号,其余各章基本采用国家标准GB/T 4728《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所规定的逻辑符号。
本书由任骏原、杨玉强、刘维学编著。其中,任骏原执笔第1章、第5章、附录A~C,杨玉强执笔第2~4章,刘维学执笔第6~8章。全书编写的组织、策划和定稿由任骏原完成。
由于作者的学识所限,书中疏漏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2年12月